乳头内陷:很多都是先天性的,所以很多女性朋友不会刻意关注,但,却为哺乳期后患乳腺炎埋下了隐患。

“乳头内陷”因何而来

乳头不能凸出而是向内凹陷,称为乳头内陷,分为先天性乳头内陷和继发性乳头内陷。

先天性乳头内陷的发生一般是由于乳腺导管短缩、部分组织纤维化挛缩、乳头平滑肌发育不良等,其中乳腺导管短缩和组织纤维化挛缩是最主要的原因。

继发性乳头内陷(后天性乳头内陷)系乳头受乳腺内病理组织牵拉或胸罩或束胸压迫引起。多见于炎症、肿瘤等疾病,侵犯乳房的导管、韧带、筋膜等,使受侵的导管、韧带、筋膜收缩所致。青少年时期不合理的束胸或穿戴过紧的胸罩,会使胸部紧束,血液循环不畅,极易导致乳房发育不良而致乳头内陷。

虽是小问题 却有大隐患

小小的乳头内陷却暗藏隐患。首先,内陷的乳头使婴儿无法正常吸吮乳汁,造成哺乳困难或乳汁淤积,从而导致哺乳期乳腺炎,引起发烧、乳房红肿等不适,甚至导致乳房脓肿。

其次,内陷的乳头会藏污纳垢甚至继发感染而产生慢性炎症,有的会发展为极其难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严重影响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

警惕难缠的“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中、老年女性,高峰年龄为50~60岁,大多数病人有乳头内陷畸形。内翻的乳头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常有粉刺样东西,有时还会有异味。乳头畸形也必然造成导管的扭曲、变形。导管就很容易堵塞,导管内容物为脂性物质,浸蚀管壁造成外溢,引起化学性炎症,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反应。

黄汉源教授说,浆细胞性乳腺炎不同于一般的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乳腺炎症,因其炎症周围组织里有大量浆细胞浸润而得名。反复发作,破溃后形成瘘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长久不愈。

及早治疗 以防后患

一旦出现乳头内陷,应及早矫正,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1、手法牵拉:青春期是乳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纠正乳头内陷的关键时期。经常牵拉乳头,可以使乳头突出、乳腺导管、纤维条索及平滑肌伸展延长,乳头自然逐渐向外凸起。

2、负压吸引装置:对内陷的乳头进行牵拉,达到延长乳腺导管及纤维条索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