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熟知神農氏嘗百草,最後喫到了斷腸草,然後死去的故事。這個故事一直讓小編以爲斷腸草是直接使腸子斷裂的草藥。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斷腸草其實是很多草藥的總稱,它包含了很多,喫了之後可以讓腸道有強烈反應的草藥,並不會直接死亡。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斷腸草吧。index.jpg

1.斷腸草的基本信息

斷腸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斷腸草是多種草本植物的別稱,稱爲“斷腸草”的植物有9科、13屬、16種之多,多數含毒性。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馬錢科鉤吻屬的鉤吻。鉤吻的根部含鉤吻鹼(葫蔓藤鹼)甲、子、醜、寅、卯等,在離開泥土時略帶香味,但多聞會令人產生暈眩感。

斷腸草的葉則含鉤吻鹼甲、辰等。當中又以鉤吻鹼子含量最高,而鉤吻鹼寅則毒性最烈。斷腸草可在200-2000米的丘陵、疏林或灌木林向陽的地方生長,廣佈於中國及東南亞地區,於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貴州、雲南、海南、臺灣等地皆有發現。index.jpg電風扇地方.jpg

2.斷腸草的形態特徵

斷腸草斷腸草是一組植物的統稱,是指因服用方法不當或誤服後對人體胃腸道產生強烈毒副反應的草藥或植物。據相關資料記載,“斷腸草”至少是10個以上中藥材或植物的名稱,而非專指某一種藥。”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郝近大做了以上的解釋和說明。

傳說中的“斷腸草”,中草藥名爲“鉤吻”,又叫胡蔓藤、大茶藥、野葛、毒根、山砒霜。爲馬錢科多年生常綠纏繞性木質藤本植物,長9~1 5尺,莖圓柱形,光滑帶紫色。葉對生、有葉柄、卵狀披針形,長1.5~3.5寸,寬0.6~1.8寸,全緣,兩面光滑,折斷面邊緣很整齊。夏季頂生或腋生喇叭形黃花,成三叉狀分枝聚散花序,有香氣。生於村旁、路邊、山坡草叢或灌木叢中。藥用全草,全年可採。防守對方是否.jpg

3.斷腸草的藥用價值

斷腸草性味歸經苦、辛,溫。有大毒。功能主治: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殺蟲止癢。外用治皮膚溼疹,體癬,腳癬,跌打損傷,骨折,關節痛,痔瘡,疔瘡,麻風。還可殺蛆蟲、孑孓。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注意事項:禁止內服。備註:由於藥品含多種極毒的鉤吻鹼,誤食能致命。中毒後引起暈眩,咽、腹劇痛,口吐白沫,瞳孔散大,下顎脫落,肌肉無力,心臟及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