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洛稱,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零售銷量和商業投資有所下滑;投資者正在撤出中國,外資不喜歡中國經濟,中國經濟或將遇阻。這番言論很是讓人意外,難道作爲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的中國果真如其所言?

多方數據齊打臉 美國用意惹人猜疑

今年以來,中國一些經濟數據確實有些小波動。今年前7個月,中國固定資產增速低於預期值,爲5.5%;7月的零售額增長低於預期的9.1%,不及6月的9%,爲8.8%,而美國僅爲6.4%;GDP預計增長6.6%,低於去年的6.9%,而美國的GDP增長預計僅爲2.9%;人民幣今年也小幅下跌,跌幅約爲5.5%;中國的實際外資總額較低,爲761億美元,但同比增長了1位數。

很顯然,這些數據的跌幅不大,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而且目前中國正在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因此這些浮動是合情合理的。

此外,我們還應該看到中國其他方面的經濟情況:私人投資佔了中國總投資的60%;1-7月的私人部門固定投資增長了8.8%,較上半年增長8.4%;7月,中國的外匯連續兩個月增長至3.12萬億美元;在美國挑起貿易摩擦的情況下,7月份,中國的進出口仍在加速增長,且和美國的貿.易順差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去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14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而美國新增外國直接投資下降32%。這些似乎都和“外資不喜歡中國經濟”的說法相悖。

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態勢一派大好,然而美國卻緊盯着這些小波動不放,對其他經濟數據置若罔聞,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用意。今年以來,美國的股市、農業都表現不佳、美債慘遭拋售,現在美元的地位也受到衝擊、……庫德羅的言論說不定是在聲東擊西,以掩蓋國內經濟動盪的事實。

中國積極發展經濟 美國局勢不容樂觀

中國自改革開放的40年來,一直致力於發展經濟。現在,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佔全球經濟的15%左右。中國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同時,她也意識到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因此中國正放慢腳步,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所以說這些數據波動很正常,只是爲了剔除一些不適合本國經濟發展的因素,確保經濟整體運行穩健,這些並不意味着中國經濟“遇阻”。

相較於中國經濟的積極向上,美國的近況似乎不盡人意。除了上文提及的下滑數據外,最近,美國仗着自己的國際地位四處挑起爭端,已經惹惱了歐盟等許多國家,且今年美元持續走強,多個新興國家已遭遇危機,美國非但不伸出援手,反而火上澆油,損傷自己的國家形象;反倒是美國眼中“經濟很糟糕”的中國幫助巴基斯坦、土耳其等新興國家度過危機。試想,如果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糟糕,又怎麼會有精力去幫助其他國家呢?

如此看來,“中國經濟遇阻”可能只是這位美國經濟顧問的臆想。美國如果繼續將矛頭對準他國,而不去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其結果只會欲蓋彌彰,讓這些難題不斷累積直至拖垮美國經濟。眼下,與其隨意評判他國經濟的好壞,美國還是關注一下自家的經濟狀況比較妥當。

關注【金十數據】頭條號,第一時間瞭解國內外財經大事件、掌握最流行的賺錢祕籍!嚴正聲明:本文爲金十數據獨家編撰,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