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同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黨委書記姚廣海說:“電商法支持的態度極其明確,爲跨境電商提供便利,同時也要求其合法合規,隨着海外電商市場結構相對分散和跨境電商的發展,行業將會從野蠻生長向逐步規範轉變。5月10日,第三屆全球跨境電商大會電子商務新規則論壇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論壇圍繞跨境電商發展“新機遇”、電商法實行後新規則等話題展開研討。

去年全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增50%,電商法將帶來新機遇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王啓帆 來源:澎湃新聞

“電商法通過以後,跨境電商正面臨巨大的新機遇。”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說。

5月10日,第三屆全球跨境電商大會電子商務新規則論壇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論壇圍繞跨境電商發展“新機遇”、電商法實行後新規則等話題展開研討。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1.63萬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增長8.5%。據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2018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9%。另據海關統計,2018年全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總額達到1347億元,同比增長50%。

“但這隻佔整個進出口的0.5%、0.6%,整體來說還是一個很小的數字,反過來也說明我們未來發展有巨大的潛力。”湯敏說。

但同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黨委書記姚廣海說:“電商法支持的態度極其明確,爲跨境電商提供便利,同時也要求其合法合規,隨着海外電商市場結構相對分散和跨境電商的發展,行業將會從野蠻生長向逐步規範轉變。”

2018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經表決通過,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六條確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應當遵守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

面對跨境電商中的規則的首創意義,湯敏說:“這些規則可能要全新的思路、全新的眼光去看。如果用傳統的方式來寫,寫不清楚,因爲這是一個全新的東西把互聯網跟過去的商業完全合起來在一起,還要跟金融,跟物流,種種結合在一起,它是一個新的業態。老的規則去衡量它,長大的孩子你還給他穿一個小鞋子,穿一個小衣服,是會產生很多問題的。”

此外,跨境電商的交流不僅需要法律層面的支持和規範,走向海外的賣家也需要適應新的規則和新的市場。位於德國的Ecomvat律所致力於爲中國電子商務賣家提供服務,其代表Jorg Brettschneider博士在會上分享了幾個商家出海的挑戰和給賣家的建議。

Brettschneider認爲,中國商家應分析海外市場的需要,設計滿足西方消費者口味的商品,這樣才能避免雷同和陷入價格戰;在對商品的介紹時不能只用機器翻譯,要讓消費者能讀懂;賣家要建立自己的品牌,理清品牌定義、梳理渠道、明白操作;不應依賴單一售貨平臺,要發展多渠道;並建議商家能夠實際考察市場,瞭解目標市場當地的法律規範。

(本文來自於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賈振飛 20318643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