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也一定会一如既往地为人民群众“求生态”“盼环保”而战。而今,当地群众恭称这棵酸豆树为“琼崖革命树”。

生态环境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每个人健康发展。

习主席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并将“美丽中国”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生态文明还写入了党章和宪法。

回望来路,在生存艰难的战争年代,自然界一草一木对中国革命都有过大贡献。

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有一棵酸豆树,树高30多米,冠幅近30米,树龄200多年。1947年春,我党政军琼崖领导机关进驻这里,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的临时办公室,就结茅在这棵酸豆树下。那时候,黎族同胞经常采摘酸豆果犒劳指战员。而今,当地群众恭称这棵酸豆树为“琼崖革命树”。

在革命老区沂蒙山区,更有一段令人动容的往事。孟良崮战役后,我军官兵缴获了许多匹已经饿得发疯的战马,从哪里弄到饲养战马的草料呢?大义大爱在民间!草料就在草房顶上:当地群众主动把自家屋顶拆掉,喂养战马,期待它奔腾战场、杀敌立功。

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今天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更加热爱这片国土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兵事以民为本”“用兵以得民为先”。一支军队为谁而战,就一定会得到谁的拥护。我军从成立至今,服务人民的真情源远流长,服务人民的行动一脉相承,服务人民的理念不断升华。过去,子弟兵为人民群众“求生存”“盼温饱”而战;今天,也一定会一如既往地为人民群众“求生态”“盼环保”而战。

成绩斐然,成果喜人。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3月,全军各部队近年来种植各类树木2600多万株,绿化面积30多万亩,共有1320多个单位达到绿色营区和生态营区标准。

砥砺前行,再看我辈。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投身生态建设,同样是我军新时代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使命。

从为大众求生存到为人民护生态,当代革命军人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从生存到生态的历史跨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