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效率高,是因为他出场就三次半,一次生擒关羽等一堆,第二次射杀黄忠,第三次大战关兴,半次是被糜芳、博仕仁暗杀,比起那些天天出场没成果的人来说,他的杀名将效率实在太高了。马忠杀关羽、黄忠时,天下三分已基本成为定局,曹魏、蜀汉、东吴的力量结构也基本定型,天下已由人人都有机会的乱世,转向拼爹、拼情商、拼资源的治世了,靠一两次机会幸进几无可能。

傍名人,是古今中外最容易也最有效的出名方法。古时候,很多人背井离乡追随孔子啊、老子啊等名人,所求也不过是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而已。

比如颜回,这个身材瘦弱、性格内向、一事无成的短命鬼,如果不是孔子的徒弟,如果不是孔子不遗余力的宣传,谁会记得他呢?毕竟,他实在也没有干什么事的。

傍名人,是要讲方法的。最好的自然是追随了,水涨船高嘛,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多少总能沾到一点的。比如刘备手下的简雍啊、伊籍啊、龚都啊、刘辟啊等等,说本事没有什么本事,但总能混个脸熟吧。

有本事的可以辅佐,比如郭嘉对曹操讲的“十胜十败”、遗计定辽东,鲁肃对孙权的“榻上对”、割据江东,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六出祁山,都让他们在历史上、现实中拥有了重要地位。

没本事的要靠出格,比如“大喷子”祢衡,喷天喷地喷曹操,总于用自己的性命留下了妄名。比如“行为艺术家”王累,倒挂金钩劝领导,毅然决然搞自杀,终于以自己的鲜血引起了关注。还比如日行千里的虞翻、拔矢吞睛的夏候惇、“段子手”简雍等,也各有各有精彩。

再不行的要靠被杀了,比如“无双上将”潘凤,因为死在华雄手里被记得;曹操的五关六将,因为死在关羽刀下被记得;曹军小将夏候杰,因为活活被张飞吓死被记得。死在赵云手下是最可怜的,因为他杀的大将实在太多了,大家基本记不住了。

出名最正、最有效、最拉风的,应该是靠杀名将了。关羽就是靠杀名将出名的,先是“温酒斩华雄”,后是白马斩颜良、诛文丑,再后来是水淹七军擒庞德、于禁,连曹操都被他义释了。黄忠就斩了一个夏候渊,就混了个“五虎上将”。实在是投资少、见效快、曝光率高的好方法。

江东马忠,是三国中杀名将成果最好、效率最高、收益却最差的一个。成果好,是因为他杀的都是第一流的名将,先是生擒不可一世的汉寿亭候关羽,而且是包圆式的活抓!后是射杀神射手黄忠,蜀汉总共就“五虎上将”,竟然有两人死在他的手上,真是名符其实的“打虎将”。

效率高,是因为他出场就三次半,一次生擒关羽等一堆,第二次射杀黄忠,第三次大战关兴,半次是被糜芳、博仕仁暗杀,比起那些天天出场没成果的人来说,他的杀名将效率实在太高了。

收益差,是因为他杀了关羽之后,得到的奖赏居然不过是老掉牙的赤兔马,而且这马很快就自杀了。杀了黄忠之后,他的职位居然还是潘璋手下的司马,他的手下居然是糜芳、博仕仁这两个降将,与之相比,关羽杀了颜良之后,马上被封偏将军、汉寿亭候;黄忠杀了夏候渊之后,很快被封为五虎上将。马忠所得何其薄也! 马忠遇的情况是这样的。马忠杀关羽、黄忠时,天下三分已基本成为定局,曹魏、蜀汉、东吴的力量结构也基本定型,天下已由人人都有机会的乱世,转向拼爹、拼情商、拼资源的治世了,靠一两次机会幸进几无可能。

不仅是马忠,后来攻灭蜀汉的钟会、邓艾,不也是一样被玩死了。机会失去了,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