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论语》选修课程开发方面,陈老师打通了《论语》与各学科的关系,主编出版了《〈论语〉学习在平中》《孔子思想比较研究》《〈论语〉撷英》等3本专著。陈方剑老师,现任天台县平桥中学工会主席、教科处主任,系台州市名师、台州市优秀教师、台州市中语会理事、台州市唐诗之路研究院研究员、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理事、天台县网络作家协会理事、《天台县高中和合文化》课程主编。

去年6月6日晚,一篇题为《女儿啊,你的高考我就不陪了》的文章一经发出,一夜点击量破万。翌日,市县各自媒体纷纷转载。而撰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坚守我校28年,爱生胜子的陈方剑老师。“陈老师教学灵动,分析精辟,给历届学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曾任台州晚报副主编的陈红松先生对陈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将其视为自己文学路上的引路人。28年任教期间培育出清华博士张章飞、浙大博导何善蒙、同济博士袁美斐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陈方剑老师才思敏捷,下笔成文。他撰写的每篇考场下水作均成为学生竞相模仿的范文。陈老师兴趣广泛,博学多识。他曾指导学生开展关于天台山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近10篇研究成果在省市县获奖。在教学改革上,陈老师锐意科研,不懈探索。在《论语》选修课程开发方面,陈老师打通了《论语》与各学科的关系,主编出版了《〈论语〉学习在平中》《孔子思想比较研究》《〈论语〉撷英》等3本专著。

教学28年里,陈老师共负责4项省市课题结题,参与20多项省市课题的研究;主编了4本校本教材,参编《中学生各类优秀作文选粹》《文学百家》《名师伴你行》《常规训练》等多本教辅用书;省市级获奖论文10多篇;多年担任市县论文评委;多次参与市县统考命题。教学路漫漫,陈老师一直在用心探索着。

新世纪前后,平中语文组面临教师青黄不接的困境。基于此,陈方剑老师于2003年接任语文教研组长, 肩负起培育教师人才的重任。陈老师的科学领导下,平中语文教师教科研水平显著提升,硕果累累。15年来,平中语文组共结题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20多项,基本上每位带过高三的老师都有多项课题结题;论文发表40多篇(获奖论文县内第一);市级精品课程6门。此外,陈老师通过各种特色活动增强组内凝聚力。平中语文组这些年来游南京、北京、江西……这些活动成了平中语文组的组史。

现如今的平桥中学语文组,是台州市二星级教研组,教科研实力堪称天台县翘楚;现拥有市名师2人、市教坛新秀1人、市农村突出贡献奖1人、县教坛新秀1人、县学科带头人3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12人;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5人;副校长、工会主席、课改办主任、教科副主任、教务副主任和校办副主任各1人。而陈老师由“陈组”变“陈祖” ,成为了平中语文的守望者。

2008年,平桥中学95届校友新潮传媒董事长庞升东设立平桥中学《论语》奖学基金,鼓励母校师生努力学习《论语》。校领导知人善任,将此任务交给了陈老师。陈老师由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首先是确立一个理念,即“和而不同,求实达仁”,致力于培养“志有毅”“行有度”“心有静”“学有长”的学生,按“为人”“为学”“为事”三个主题分别在三个年级开展教育。第二是制定一批机制,先后有“平桥中学课程开发奖励机制”“平桥中学学生《论语》竞赛奖励机制”等,激发师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是营造一种氛围,那就是“空中有声、楼上有文、园中有景、手中有书、耳中有音”。第四是设计一连串活动,对教师那就是 “走出去、请进来、坐下去、写出来”。对学生那就是“能背诵、能演讲、能辩论、能探究”。第五是出版一列书籍,打通《论语》与各学科的关系。第六是改建一个教室,由庞升东庞海珍夫妇捐资25万元修建的彰显我校《论语》特色、弘扬儒学的重要平台——《论语》学堂顺利建成,成为我校对外交流的一个新窗口。

陈方剑老师,现任天台县平桥中学工会主席、教科处主任,系台州市名师、台州市优秀教师、台州市中语会理事、台州市唐诗之路研究院研究员、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理事、天台县网络作家协会理事、《天台县高中和合文化》课程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