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是孩子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之前后相互链接和过渡的,要从“师与生、教与学”这一教育教学的两个基本矛盾进行“衔接”。

很多时候,孩子在这个阶段过渡不好是特别容易对学习造成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都需要导引学生顺利进行过渡的问题,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使学生顺利完成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小学

心智不成熟,学的科目少,从知识能力上来看,小学学得太“浮”(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对知识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如前所述,小学注重感性的形象思维,不需要孩子在课下自学太多东西,相比之下,孩子几乎无压力。

分班

小学升入初中将会面临学习生涯中的第一次选拔、筛选,此时,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学生所分的班级情况和升入初中后学生周围的学习氛围,也会决定老师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和定位。所以,小升初分班考试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升入初中的这个暑假看似非常轻松,但是也是学生们成绩产生差距的分水岭,让学生利用这个时间查缺补漏是家长们不二的选择。

初中

孩子需要学九门课程。很多孩子依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来应对初中课程,往往花费了不少的精力但成绩却差强人意。

此外,面对众多经过选拔、跟自己同样优秀甚至比自己还要优秀的学生,很多学生会产生很大的思想压力,认为“自己不突出、不优秀了,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优点了”。

此外,中学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使没有经过很多这方面训练的学生感觉学习有些吃力,认为“到了初中,就进入成绩下滑期了”等,诸如此类都是刚升初一的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

孩子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弄清楚在新环境中的起点和通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过程是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来完成的。

此时,家长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这样才不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否则就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丧失对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从而导致越来越差。更重要的是,从初中开始,对数学逻辑严密性的要求就开始加强了。

“为什么要做小升初衔接,最重要的原因是初一的学习成绩几乎能决定初中三年,在初一年级领先一步,初中三年才会步步领先。”

三个方面需要提前衔接

小升初的衔接并不仅仅体现在孩子的知识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培养适应初中学习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首先,是知识的衔接。

中学阶段信息量成倍增加,初一一年的信息量几乎相当于小学六年的信息量。因此,提前了解、预习初一的知识,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占得先机。

其次,学习方法的衔接。

小学老师讲完例题后,都会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模仿解答方法。而中学老师着重讲概念,练习题跟例题不完全一样,要求学生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学习方法从模仿到理解,需要学生提前衔接。最后,学习能力的衔接。小学老师说得多管得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不高,而中学提倡自觉学习、独立意识。如果不会自主学习,不自觉、不主动,考试时就要吃苦头。

做好第一步很重要

“根据我们的调查,初一成绩优秀的学生,90%以上到了初二初三依然能保持领先,正所谓一步领先,以后才能步步领先。再加上新中考更看重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因此从初一开始,学生都需要一直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

”现实中有很多原本在小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到了初中就开始掉队,这是由于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内容是分离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差别很大造成的。

想要孩子制胜初中,从现在开始做起吧!

暑期课程火热报名中

K12文化课全科辅导

补缺补漏,培优提升

孩子兴趣,家长轻松

先报先得!

前100名送精美礼品!

本文旨在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