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寒冷海域里生物质朴而务实的生存策略,那些栖息在热带珊瑚礁区域的物种,保命手段近乎于“炫技”。

稀缺的海洋资源和多样的物种分布,使它们为了赢得生存竞争不得不绞尽脑汁整出各种“幺蛾子”,永无休止的竞赛中,也带来了五彩斑斓的珊瑚礁众生相。

没错,粒突箱鲀[tún]就是这样一种外表浮夸的小鱼,它的杀手锏是卖得一脸无敌好萌,使发现它的天敌无不内心融化而后心生怜惜。它们的学名叫粒突箱鲀,俗名为木瓜鱼或黄色盒子鱼。

它们因可爱的模样,深受世界各地水中摄影师的喜爱。 也由于它逗趣的模样,而成为观赏鱼的明星鱼种。

中文学名:粒突箱鲀

英文学名:Ostracion cubicus

英文俗名:Yellow Boxfish

分 类 学:辐鳍鱼纲、 鲀形目、 箱鲀科、 箱鲀属

01、珊瑚丛里的艺术品

它们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南大西洋东部珊瑚礁区域的海水热带鱼,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自然环境让它们非得长成方形。

黄色盒子鱼并不罕见,在珊瑚礁区域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它们以觅食小型猎物和礁石上的有机碎屑为食。

粒突箱鲀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别致的外形和辣眼的体色,鱼身近似正立方体或长方体,鳞片特化成骨质盾板,衍生出了四棱状的坚硬外壳,表皮粗糙,就像充了气然后又石化了一般。鱼口较小,唇厚而向前突出,一副“别说话,吻我”的表情。

迷你的粒突箱鲀,放在手里都怕化了

幼年的粒突箱鲀鱼体型短而粗,基本就是一个“盒子”的形状。等到它们成年之后身体颜色会变深体型变长。明亮的黄色、黑色的斑点再加上这超囧的立方形,简直萌爆。

02、珊瑚丛中的生存高手

粒突箱鲀的繁殖期一般在春季,一条雄鱼通常会拥有2~4条“后宫”,亲鱼交配产出浮游性的鱼卵。孵化出的仔鱼经过一段时间的随波逐流渐渐迁徙至内湾或半遮蔽的珊瑚礁坡上。

幼鱼喜欢栖息和藏匿于珊瑚丛比如鹿角珊瑚的阴暗处。主要以有机碎屑、藻类、海绵、小蠕虫等为食,成鱼一般在岩礁边缘近沙地的半遮蔽或洞穴附近出没,除了上述猎物,它们也会摄食甲壳类或小型鱼类。

△感受一下粒突箱鲀的身手

粒突箱鲀在水中的游动能力和悬停能力非常不错,这一切都得益于它们那些看似很不起眼的鱼鳍,特别是尾鳍和胸鳍。

它们游动时会持续地、协调地同步摆动它们的鱼鳍;如同轻盈的蜂鸟翅膀一般,摆动的鱼鳍可以给运动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保证高机动性,让箱鲀平稳得简直像一架陀螺仪,就好比直升机一般。

03、会放毒的小萌鱼

粒突箱鲀通常独立生活,尤其是幼鱼生性胆小,但对于御敌它们也很有一套。

体表上的明亮色彩,斑点对于任何潜在的捕食者都是一种警告色,因为当它们感受到压力或受到伤害时,会迅速由皮肤释放一种箱鲀科鱼类特有的神经毒素,这种溶血性毒素存在于它们体表的黏液中。

但它自己对箱鲀毒素并不免疫,如果它们身处相对封闭的水域,例如在水族箱内,毒素达到一定浓度就可能造成整缸鱼的“团灭”。

因此,就有了箱鲀死了杀一缸鱼的说法。不过正常情况下,为了不让自己中毒,它们都是现合成现用的,因此量不会太大。

以箱鲀为代表的鲀形目鱼类,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抛弃了普通鱼类那些标志性特征,牺牲了闪电般的速度和流线型的体态,却换来了毒素、盾甲、棘刺和自由膨胀身躯等另类的生存技能,以卖萌的姿态,享受着珊瑚礁间的生活。

——本文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如有不妥敬请告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