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四大名捕》:視點與槽點雙管齊下

林峯TVB版《少年四大名捕》猶在昨日,轉眼又是張翰、楊陽、陳偉霆和茅子俊內地版組團來襲,一茬老帥哥還在努力青春着,又一茬以顏值爲訴求的新偶像崛起,並試圖讓青春市場格式化重啓。這刷臉時代的電視劇市場風雲,正應了劇中人物名字,那叫一個“無情”!除了與溫瑞安原著的同宗,新版《少年四大名捕》與TVB版並無瓜葛,倒是和陳嘉上電影版《四大名捕》版權同源,都出自光線傳媒之手。主攻顏值劇的歡瑞世紀與內容爲王的光線傳媒試圖以加法來實現資源互補,刷新我們對顏值劇“舔屏時代只看臉的”膚泛印記。

正因與電影版系出一脈,新版《少年四大名捕》延續了影版《四大名捕》的魔幻武俠風格,不僅有冷血狼人變身,還要大戰九尾狐。東方新魔幻概念起於陳嘉上執導影片《畫皮》,當初爲了應對“鬼片”禁忌,不得以另闢蹊徑生造了這麼一概念,不想卻成爲國產電影類型一個炙手可熱的旁支。然而第一個在武俠片裏進行魔幻風格實驗的是徐克,這一實驗不僅讓《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賺了個鉢滿,還讓老怪甩脫了江郎才盡的帽子。陳嘉上的《四大名捕》延續了這一風格,因爲有《畫皮》在先,故我們不能說陳嘉上跟風徐克,只能說兩個系列電影對武俠魔幻化均有貢獻。受此影響,年初林峯版《陸小鳳與花滿樓》也進行了武俠劇魔幻化的嘗試,加上如今《少年四大名捕》對魔幻元素的吸納,魔幻化武俠劇風潮呼之欲出。當然,歡瑞世紀本就是古偶仙俠劇的一方霸主,在武俠片裏揉入點魔幻元素不足爲奇。

除了魔幻元素的融合,《少年四大名捕》在動作規格上也有所加強。冷血的劍,無情的扇,追命的腿,鐵手的拳,都講求速度與力量結合,動作速率明顯加強。劇中幾位帥哥的動作分工明確。張翰演繹的冷血主攻狼人變身,但大多時候都在忙着控制面部神經;楊陽飾演的無情不再是殘疾人士,解放雙腳後的扇功既有武俠的犀利,又有舞蹈的美學;茅子俊化身的鐵手和陳偉霆化身的追命則依舊負責拳腳功夫。而實現動作效果和魔幻元素的關鍵除了加特技,還是加特技。

TVB版《少年四大名捕》花了六集的篇幅才聚齊四大名捕,並重建神侯府,然後又花了若干集來搞內訌和磨合,新版上來就是四大名捕功成名就的格局,且無情的老大地位直接被冷血替代。和上一版的慢熱節湊也有所不同,新版《少年四大名捕》採取的是五月天歌曲《死了都要愛》起勢模式,開場就用四大名捕與四大惡徒的巔峯對決將粉絲們嗨翻,然後才轉入小情小我的敘事。首戰規格上去了,但代價也不小,借鬥四大凶徒之名,四大名捕行的是四大名“拆”之實。冷血戰鬥力至少是轟炸機級的,劍落之處廢墟一片,主要負責拆宮殿;鐵手直接按上裝甲手,拳到牆倒,主要負責摧毀雕像文物;無情的暗器如同重機槍,而且還是曲線彈道,指哪打哪,只要負責拆橋;追命的腿法兼容了遊戲街霸風格,玩的還是細緻活,專拆人家女惡徒的石榴裙。這樣一來,雖視點有了,槽點也雙管齊下。

【2015年3月24日《京華時報》】

《少年四大名捕》:視點與槽點雙管齊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