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1年黄骅被调任边区副司令员,邢仁甫为司令员,但邢仁甫生活腐化,而且贪腐了八路军急需的粮食,满足个人私利,此举引起了黄骅的不满,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黄骅向上级做出了汇报,邢仁甫被中央调离到延安学习,邢仁甫不敢去,不仅不加悔改,反而把责任都推脱到了黄骅身上,并想法设法除掉黄骅。1926年,黄骅15岁了,他再也无法忍受地主和土豪的欺辱,主动参加了当地儿童团革命,由于表现突出,他当上了团长,尽管没有走上前线作战,但他站岗放哨,分发传单标语,及时传递地主劣绅的情况,为革命立下了功劳。

此人15岁当团长,27岁当军区司令,牺牲后城市改成他的名字

文|布衣

上世纪初,中国农民长期受到地主和土豪的压迫,辛苦一生种田,却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稍有反抗,轻则一顿痛骂,重则一顿毒打,而且还可能失去种田的机会。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很长时间,直至革命浪潮在全国席卷,农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纷纷起来反抗。

黄骅是湖北阳新县人,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和兄长相继病逝,只能跟随嫂子生活,5岁时就开始从事劳作,体会了人间心酸冷暖。在给地主放牛时,黄骅经常受到地主的欺负,年龄稍微大些时他去了江西学木匠,对《三国演习》和《岳飞传》里的故事非常入迷。

1926年,黄骅15岁了,他再也无法忍受地主和土豪的欺辱,主动参加了当地儿童团革命,由于表现突出,他当上了团长,尽管没有走上前线作战,但他站岗放哨,分发传单标语,及时传递地主劣绅的情况,为革命立下了功劳。

1930年时,彭德怀的红军部队来到了黄骅家乡,黄骅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彭老总的队伍,从一名司号员做起,一路走完长征,历练成为一位杰出的红军指战员。

抗战打响,黄骅被安排到晋西南建立根据地,仅仅有了几个月时间,就取得了丰厚的成果,1938年27岁的黄骅升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尽管他已经是一位八路军高级领导,但黄骅生活非常简朴,经常与士兵一起吃野菜,与群众同甘共苦。

1941年黄骅被调任边区副司令员,邢仁甫为司令员,但邢仁甫生活腐化,而且贪腐了八路军急需的粮食,满足个人私利,此举引起了黄骅的不满,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黄骅向上级做出了汇报,邢仁甫被中央调离到延安学习,邢仁甫不敢去,不仅不加悔改,反而把责任都推脱到了黄骅身上,并想法设法除掉黄骅。

1943年邢仁甫以开会之名,将黄骅枪杀,随后逃到了天津,当了一名汉奸。解放战争时,邢仁甫又加入了国民党,1949年被逮捕,经审讯后被枪决。而黄骅因为战功卓著,中央决定将新 海县改名为黄骅县,以此纪念黄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