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男人在NBA征戰21年頭 廉頗老矣?

諾維茨基

訓練兩小時;上稱稱個體脂;然後打一輛Uber趕在球隊大巴前到達球館。這就是NBA兩位40歲老將的賽前行程。

諾維茨基仍然在底線奔走,汗珠順着他的鼻子滴下來,在地面上形成了一小攤水。秒錶再一次暫停,這位已經40歲,身高210米的老將準備開始卯足力氣進行下一輪衝刺。獨行俠的首席運動傷害防護師Casey Smith在場邊衝着諾維茨基大喊,後者勉勉強強通過了早前的體訓。“看看這個老頭子還是那麼拼命!”獨行俠中鋒德安德魯-喬丹驕傲地說。NBA球員從球場的一端跑到另一端的平均用時不到10秒,而諾維茨基在聽到Smith喊出那一聲“快跑!”後用了16秒到達另一端底線。

第二天獨行俠打敗火箭後,諾維茨基背靠獨行俠健身房的牆上,身穿一件黑色的天鵝絨外套,這件外套大概只有30000分先生,或者貝克漢姆能hold住。距離他本賽季面對太陽的首秀還剩5天時間,那場比賽結束後他將成爲聯盟第四個打滿了整整21個賽季的球員。諾維茨基在那最後一衝後因爲過度操練而體力不支倒在了訓練臺上,這遭到了在場記者的指責。“我真的太累了,必須躺下來,”諾維茨基說,“這個簡直不是治療,是折磨。”

記者Mahoney:諾維茨基將如何繼續給獨行俠注入活力

諾維茨基一般在球隊訓練前兩個小時會就開始在墊子上進行理療,隨後的一小時在球場上訓練,接着在賽前會議之後和幾個隊友以及實習生進行3對3訓練。在這樣高強度的訓練行程之後,諾維茨基的身體自然也是需要一定休息的,這完全可以理解。“我已經不是年輕人了。”諾維茨基說。諾維茨基已經地球上度過自己第四個十年了,他的NBA生涯也終於走到了現在這一步。聯盟歷史上只有28名球員在40歲的時候依然奔跑在NBA的球場上,對於他們來說,泡沫軸(瑜伽按摩用具)簡直和擋拆一樣重要。諾維茨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現在每天要完成的跑圈數爲他即將面臨的復出進行了最後的準備。四月份諾維茨基接受了腳踝手術,而在之後的八月底到九月初又遭遇了肌腱發炎。儘管他的體能本來已經恢復地差不多,能夠支撐他他場上全速奔跑,全力拼搶,可惜這一次的發炎又讓他不得不調養了8周。“我又得從頭開始訓練了,”諾維茨基說,“我夏天所有的訓練和恢復,從7月到8月到9月,整整三個月的努力,都白費了。”

Smith能對諾維茨基每一絲一毫的疼痛都感同身受,瞭如指掌。這位教練從太陽隊引以爲豪的出色的隊醫團隊來到達拉斯,至今已經15年,他不僅十分了解這位獨行俠球星的身體狀況,也非常瞭解他本人。諾維茨基的靈活性仍然處在上佳的狀態,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關節失去了活動性,”Smith說。這位傳奇人物的膝蓋完好無損,但他的臀部、腳踝和大腳趾卻老化得很厲害。Smith說:“他關節運動鏈的問題是我們最近討論的重點。”大多數資深的獨行俠員工都習慣把諾維茨基稱呼爲Dirty,而Dirty正在努力加強這三個關節的靈活性。Smith說這些累人的訓練的目的在於強迫諾維茨基進行短促而高強度的爆發性運動,並縮短恢復時間,模擬的是真實的比賽節奏。

在與國王的比賽中,諾維茨基上場8分鐘,貢獻了3分4籃板;而在次前一場比賽中,他本賽首次亮相,出場6分鐘,投出了一記標誌性的打板3分球。這短短14分鐘的表現,實際上需要5個小時的累積和準備。諾維茨基說:“不幸的是,在現在的NBA,這種強度的準備和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夏季訓練期間,諾維茨基甚至往往會在新秀東契奇和杰倫-布倫森到來之前就已經伸展好四肢躺在了訓練桌上。球隊的年輕球員們會陸陸續續健身房,訓練90分鐘之後纔出來,在看到這位老將依然堅持在訓練室時,他們會忍不住笑起來。

Smith和其他同事們會陪諾維茨基進行兩個小時的例行訓練,集中訓練他的身體活動度,並且用超伏特按摩槍按摩他那些脆弱的關節。這個訓練方案接着過渡到具體的激活練習,目的是穩定諾維茨基正逐漸提高的關節活動度,並進一步在他的承受範圍內實現發力。就好像伸展橡皮筋,訓練師試着將它拉到零界點並保證它不會最終崩壞。

這一系列的等長訓練有助於激發他的靈活度。比如訓練師會對諾維茨基的左腿外側施力,並指導這個大個子同時用力支撐他的四肢抵抗訓練師施加的力量。這樣做有助於提高諾維茨基的平衡感,並能他讓在變向的同時不用到他那傷痕累累的臀部肌肉。

30分鐘的訓練後,Smith充分利用Delos儀態本體感受系統,將諾維茨基的注意力完全轉移到平衡訓練上。Smith說:“只靠一條腿保持平衡是很難的一件事,但問題是人們其實很需要進行之類訓練,不然就毫無平衡感。”

而針對諾維茨基腳踝的問題,Smith讓諾維茨基站在一塊電子搖板上保持平衡,這塊電子搖板會通過搖晃打破他的平衡,以達到迫使他掌握平衡的目的。經過一個小時的訓練,諾維茨基接着要回到健身房進行靈活性訓練,逐漸進行一些輕量級練習,來提高體核溫度。完成這些針對下半身的訓練之後,訓練師們會着手提高他肩膀、胸椎和腰椎的活動性,慢慢增加強度直到他能站起來,全力對抗阻力。只有完成所有這些訓練,這位NBA歷史上最偉大的歐洲球員才能最終上場打球。“我上場前的準備真的很複雜。”諾維茨基說。

和諾維茨基同時於1998年通過NBA選秀進入聯盟的文斯-卡特,聯盟僅有的另外一個依然活躍在球場的40歲球員,採用了相反的方法。“我會先上場打比賽,然後花45分鐘進行訓練,”他說。“我一直都是這樣過來的。”在他的20年NBA職業生涯中,這位半人達到半神狀態的祕訣就是,他永遠會這樣比球隊大巴早一步到達球館,然後打車(1995年的時候還沒有Uber)去訓練跳投,早到當時在球場裏只有提前彩排的拉拉隊。 “我喜歡平靜而安靜地練習投籃,”卡特說。“等其他隊員都到了,我就可以躺在按摩臺上,想想其他事情,爲比賽做好準備。”

如今,卡特說的這種賽前準備還包括高度集中的睡眠模式,以及更徹底的伸展運動。與諾維茨基不同,卡特會盡量避免進行深層組織的按摩,但是這個198米的搖擺人的身體仍然很靈活,他的肌肉狀態是同齡人遠無可比擬的。儘管如此他也還是適當增加了舉重練習的頻率,以保持身材。當Vinsanity被問到他是否也像Dirty一樣,特別關注一些特定的關節或肌肉的訓練,他笑着回答:“會的,我關注的事情叫‘年滿41’。”聯盟中最老的球員之一說道。NBA史上只有卡特、諾維斯基、羅伯特-帕裏什、凱文-威利斯和凱文-加內特翻過了第21個NBA年曆。

這兩個男人在NBA征戰21年頭 廉頗老矣?

記者Nadkarni:老將文斯-卡特喜歡老去的藝術

卡特在職業生涯的暮年選擇加入老鷹隊,原因有很多。亞特蘭大擁有Turner體育臺和NBA電視臺最優秀的J工作室,這些媒體資源能夠爲這位籃球史上最出色的扣將帶來更多的關注,將來即使他退役了也能有地方繼續發揮餘熱。

卡特和鷹隊副主席格蘭特-希爾一同住在奧蘭多,夏天的時候,他們在佛羅里達每天一起打高爾夫球。 “卡特是一個有着豐富經驗的球員,他曾經是超級巨星,在籃球界擁有強大的公信力;他在更衣室裏也足以充當球員們的導師或者教練,對球隊來說也是一份珍貴的資源。” 希爾說,“所以我覺得,即使當你擁有了一支年輕的球隊,並且正在爲未來做準備時,也不能給這樣的球員貼上價格標籤。”

卡特和希爾在2010-11賽季期間是太陽隊友,當時希爾和另一個太陽元老球員納什將“營養”和“瑜伽”引進到了NBA流行詞彙。希爾來到太陽的那一年已經35歲,之後又打了六個賽季,直到40歲,那是他的職業生涯已日暮西山,而納什最終在39歲退休。

“我們不斷挑戰彼此,不要接受老去。” 希爾說,“我們一起和時間賽跑。”希爾買了一雙諾曼底恢復靴,打客場比賽的時候,他會把它裝在一個單獨的行李箱裏。“當我到了別的城市,就把恢復靴穿上。”他說。現在的球隊通常都有幾套不同的賽前和賽後更衣室訓練。

而比起撲通一聲坐到板凳上,納什爲輪換球員們想出了新的打發時間的方式。“我會在球場上躺着,因爲乾坐着對我來說太不舒服了,” 納什說,“坐着的時候人會不自覺地很放鬆,脖子前伸,肩膀環起來,背部彎曲着。這叫做屈肌模式,長時間這樣坐着臀屈肌會縮短,這樣很容易拉傷後腰,而胸部中段會緊繃,導致胸大肌變短,這樣後背會變得緊繃。反正這個姿勢很糟糕。”

“對我來說,在很累的情況下坐到板凳上,保持那個坐姿只會讓我狀態變差,不管是變差百分之五還是百分之十,這對於之後返回球場都沒好處。好好躺着,順從重力的力量,讓背部保持放鬆,不要蜷縮和彎曲脊椎,不要讓它處於那種疲勞的狀態。被替換下來之後,球員真的不應該再幹巴巴地坐在長凳上了,這樣做只是因爲我們已經習慣了。比起坐着,我們更應該在場邊熱熱身,多動一動。”

這兩個男人在NBA征戰21年頭 廉頗老矣?

卡特已經習慣了當一名後備球員,習慣到聯盟出名。他除了2016-17賽季代表灰熊出戰了15場之外,他自從2011-12賽季以來就沒有在球場上拿下過兩位數的得分。

“在聯盟打了21年,文斯已經很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且很理解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老鷹教練皮爾斯說,“他會自己提出‘教練,我要休息一下。’或者‘我要休息一晚。’或者‘我要休息一天。’所以在他自己提出這些要求之前,我會照常安排他進入輪換陣容。我知道他是文斯-卡特,但我也清楚他當下的狀態,顯然他現在無法連續打10分鐘了。”卡特沒有上限,但是老鷹現在更多的是安排他們的救世主在關鍵的那幾分鐘內發揮效力。

諾維茨基也一直糾結於上場時間這回事。除了菜鳥賽季,在他事業生涯19個賽季的1424場比賽中,只要6場沒有首發出場。教練卡萊爾佈置的進攻體系仍以諾維茨基的投籃爲主要武器,但是到目前爲止,獨行俠把他們核心球員的上場時間限制在僅10分鐘。

“我會找到我的新模式的,” 諾維茨基說。他長時間在場下待着,或者在健身房練衝刺,這一點飽受爭議。而他自己已經習慣了在健身房無休止地踩腳踏車。“即使在我20多歲的時候,我也沒辦法連續一小時跑100英里。而打替補的話,可不能掉以輕心”他說,“打替補也得打出水平。”

“19歲的人完全可以一起牀就去打比賽。” 史密斯說。15年前的諾維茨基就能做到這樣,而且他會嘲笑像卡特這樣的隊友。他們倆從2011年到2014年共用達拉斯的更衣室,一起乘坐第二班球員大巴,在距離開場90分鐘內趕到球場,短暫地熱一個身,迅速洗一洗他的金色捲髮,然後就以首發身份出戰。

他在休賽期也是一樣,當時諾維茨基和他傳說中的投籃教練格施溫納會連續進行兩個小時的跳投訓練,晚上只做一些有氧運動作爲補充。獨行俠隊一直給諾維茨基發電子郵件,要求他參加夏季有氧鍛鍊,訓練內容從臺階機到速度訓練,目的是幫助他在休賽季結束後,以及加入德國國家隊或獨行俠訓練營前加強活躍度。諾維茨基唯一的柔韌性訓練,是在賽前會議結束後,跟投籃教練一起彎彎腰屈屈膝,伸展一下四肢。“他像炸餅乾一樣把我放了進去。“太殘忍了,”諾維茨基說。“你知道那種老派的伸展運動麼?像簡·方達在電視裏教的那種一樣?”

Crossover員工:NBA史上銷量排名前30的球衣

在諾維茨基職業生涯的後期,獨行俠爲他設計了更大量的基礎心肺鍛鍊,保證他的高心率可以支撐更多的上場時間。“這項訓練增強了他的心臟送血量,並且能夠提高他在場上效率。” 史密斯說,“這能保持心臟和心血管的健康運行,同時也能很好地控制他的體重。”當重大的國際比賽臨近時,他的運動行程會逐漸增強爲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持續時間較短,恢復期較長。

這種訓練方式無疑已經造成了惡果。儘管東契奇的加盟給球隊注入了新的活力,還是很難想象諾維茨基還能再打一年。本賽季他受傷病困擾,開局表現並不亮眼,從而引起了人們對於這支聯盟第22名球隊的閒言碎語,但是諾維茨基將他說做的所有訓練形容爲“最後一擊”。

卡特似乎有能力成爲聯盟歷史上第一個勇敢地打滿22年的球員。所有了解這位半人半神球員的人都知道,卡特肯定希望把這個添加到自己的簡歷中。 “我認爲他還能再打一年,而他應該能打多久就打多久。” 希爾說,“接下來的賽季對他的職業生涯來說就是錦上添花,而且是很大一朵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