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豬肉,四川雅江扎壩人的食物。用扎壩語準確翻譯應譯“陳豬肉”或“舊豬肉”。

由於其惡味乍聞重於“臭豆腐”,濃於廣東的“酶香鹹魚”,所以稱“臭豬肉”。

“臭豬肉”的製作過程和來歷:豬用玉米和麥子喂肥後,用繩索套豬頸勒死,在其胸開一小口將豬心血脈弄斷,使肉中的血全部流回到內臟中,再把所有的內臟從小口中取出,並填上青稞、麥子等穀物後縫合,再用竈灰和紅土塞住七竅,把氣吹脹,埋在麥糠中10余天吸乾水,取出掛在竈上的房樑上自然煙燻數年

懸掛年限可達10年以上,最長的可達30餘年。食用時,隨用隨取,做法也很多,可生喫,可煮食,也可熬湯。

主人都不捨得喫,家中如有賓客來訪,主人就會用臭豬肉招待客人,此爲居家待客的最高禮節。懸掛的年限及多少也成爲當地衡量貧富的象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