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必须掌握的除法知识点: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被除数÷除数=72 ÷ 9 = 8

被除数÷除数=……余数57 ÷ 9 = 6……3

商×除数=被除数8×9 = 72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6×9 + 3 = 57

被除数÷商= 除数72 ÷8 = 9

(被除数-余数)÷商= 除数573)÷6 = 9

3、解决问题要区分至少最多够不够的、排队进门问题相当于至少的问题。

二、必须掌握的生活中大数的知识点:

1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10000

2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数位顺序表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注意:数位顺序表是从右开始认的。

3、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一、十、百、千、万

它们的位数分别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

4、读数时要注意:

①从最高位读起,用汉字。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②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的0不管有几个,只读一个“零”,例,3030读作:三千零三十;3003读作:三千零三;末尾的0不管有几个,一个也不读,例,3300读作:三千三百

5、写数时要注意:

①从最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②哪一位上没有数,要用0占位。例:三千四百,写作3400;两千零五十,写作2050;两千零五,写作2005

6、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7、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①数位多的数比较大;

②数位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这个数就大;

③最高位相同,往后看多一位。

三、三位数加减法应注意:

1、整百和整百相加减的口算方法:直接用百位上的数字相加减,末尾保留相同个数的零

2、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加法的验算方法:

A、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

B、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3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本位加10再减。

减法的验算方法:

A、用减法验算。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B、用加法验算。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

四、辨别方向,要牢记方向板。

1、看地图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中午的太阳在南边,树影在北边。

3、北极星在北边。

4、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5、沟渠里,雪融得快的是北方,雪融得慢的是南方。

五、测量的知识点: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 10分米1m = 10dm

1分米= 10厘米1dm = 10cm 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厘米=10毫米1cm=10mm

特殊:1千米=10001= 100厘米1分米= 100毫米

1km=1000m 1m = 100cm 1dm = 100mm

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表示,一千米写成1km

举例:一张扑克牌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指甲盖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手掌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公共汽车两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六、认识图形的知识点:

1、 角,边,,要,先边,想小,只边。

2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越小。

3、判断是什么角时①找直角三角板直角的顶点;②对齐需量角的一边与直角的一边;③判断另一边在直角另一边的内还是外;与直角相等时,是直角;比直角小是锐角;比直角大是钝角。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三角尺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4、钝角直角锐角

红领巾上有2个(锐角)角和1个(钝角)角;每个三角板上有1个(直角)和2个(锐角)。

53时整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 直角)

6、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三个锐角,最少有两个锐角;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钝角。

7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并且相等,对角相等。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有四条边,对边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8数图形的方法:①先数基本图形;②再数组合图形;③最后把基本图形和组合图形的个数加起来。

七、时、分、秒的知识点

1、计量时间的单位有(时)、(分)、(),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计量较长的时间,常用(时)作单位。

2、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又短又粗走得最慢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是分针,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

3、(1)钟面上有12 个大格, 60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

3)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钟,就是1小时。

4)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就是1分钟。

5)时针走1 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

61 =601=601=36007)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8)钟面上的三根针分别是表示时针、分针、秒针。(9)一天24小时,时针刚好走2

4、【总结:分针和秒针走了多长时间的计算方法,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几大格,然后把几大格×5 = 答案;而时针走了多长时间的计算方法是: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几大格,然后把几大格×1 = 答案

5、读写几时几分的方法:

1、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半时:分针指着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半。

3、几时几分:先看时针,时针超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分针从120起点走过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4“:”前表示小时,后表示分,不足二位补0

5、分针超过6,未到12,时针靠近几时,就要几时减一。

6、分针超过12,未到6,时针靠近几时,就是几时。

715分钟是一刻钟。12时整,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

8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9、生活小常识:

小华每天睡了9(时);小亮吃饭约需要20() 夏天午睡约1(时)

每天在学校学习约7()一节课是40()小芳跑100米约20(秒)

看一集电视片约25(分);一首歌曲约4(分);系红领巾大约要20(秒)

煮米饭大约要25(分);刷牙大约要3(分);2米约需要2(秒);

人一分钟大约跑200米;人一分钟大约可游50米;一分钟,工厂可生产1600支铅笔;一分钟,汽车大约可跑1200米;一分钟,飞机可飞行3万米;

一分钟,猎豹大约能跑1800米;一分钟,人的心跳大约是80次;

一分钟,儿童的脉搏约跳90次;

一秒钟,火车约行55米;一秒钟,卫星约行7900

八、“重复”的奥妙

在找规律时,我们可以用分组法把规律按组划分出来。

例如:123512351235……1235 1235 1235 123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