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黑洞藏在自己的廢氣中

(神祕的地球uux.cn報道)據臺灣“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審校:周美吟 編譯:黃珞文):天文學家已在許多星系中心找到質量爲太陽百萬倍或數十億倍的超大質量黑洞。位在星系裏的這力大無窮之物,常隱藏在一圈貌似「甜甜圈」的環狀氣體塵埃盤中。早先觀測認爲,形成這種能藏匿東西的結構體的物質,應該就來自星系中心:來者不拒、就地取材。

ALMA 從最近一次新觀測發現到,正如我們所已知的,黑洞有吸積盤,會噴發出物質,然而,NGC1068星系中心的氣體塵埃盤實際上是由它所匿藏的黑洞所拋出之物質形成的。

所以,這座新發現、猛噴着冷氣體塵埃的宇宙噴泉,讓我們對「黑洞如何影響宿主星系」、「黑洞對星系際介質有何影響」等看法都大爲改觀。

賓州Bucknell大學的Jack Gallimore 建議大家把黑洞想成一個引擎,而讓這個引擎發動的燃料,來自一圈不斷朝黑洞掉下東西、扁扁​​的氣體塵埃盤,Jack有篇新論文最近發表在ApJL期刊上,他還說,黑洞「和引擎一樣會排放廢氣」,而黑洞排出的廢氣,正是令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區域從可見光望遠鏡看來會一團模糊的原因。

NGC 1068 (或稱 M77星系)位於鯨魚座,距離地球約4千7百萬光年,從外型分類是屬於棒旋星系。在這個星系中心,有活躍星系核,超大質量黑洞從薄薄的會旋轉的氣體塵埃盤進食、長大。吸積盤上的物質,在朝中央黑洞邊轉邊落下的過程中產生高熱,並且發出強烈的紫外光輻射。但在盤外圍,溫度低得多,主要會在紅外波段及毫米波段發光;毫米波段,是ALMA望遠鏡可以觀測的波段。

最近有國際天文學者團隊運用ALMA望遠鏡深入吸積盤的外圍區域觀測,發現了少量以一氧化碳爲成分的低溫氣雲,正在吸積盤外側準備要發動。內盤的高熱能量讓這些雲的局部發生電離、使之變得可附着在由外將氣雲籠罩的強大磁場上,這些雲,就像公園裏定時灑水器快速朝周圍呈圓形噴灑的水那樣,從吸積盤上,由裏朝外沿磁力線離心噴出、並加速達每秒400或800公里左右的速度(相當於時速2百萬英里),比原來吸積盤轉速快了將近3倍,這造成雲可從星系的中心被拋擲到星系更外面的效果,甚至氣雲的快速運動達到「脫離速度」,於是從盤的上下兩面,呈圓錐狀地向外拋擲。因此,藉由這次ALMA觀測,我們終於頭一次瞭解到:原來對黑洞造成若隱若現藏匿效果的,不是朝吸積盤向下掉落的氣體,而是從盤內被噴發到盤外的氣體!

Jack Gallimore總結說,這意味着過去我們用來理解活躍黑洞的普通理論敘述得太過簡單,實際情形其實還較爲複雜。

這幾位天文學家希望未來觀測時,能幫黑洞計算一下燃料吞吐量──看看喫進去的質量有多少,吐出來的又有多少。這項很重要的量化資訊,是本次觀測可說完全沒掌握到的部分。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爲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爲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