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結束的2018年最後一個月份,亞太資本市場延續着今年以來的低迷態勢。

  香港股市方面,自今年1月底恒生指數創出33484.08點的歷史性高點之後,恒生指數即處於震盪下行的態勢。截至12月25日收盤,恒生指數收於25651.38點,下跌0.40%,較年中高位已經下挫逾7800點,調整幅度達到23.40%。

  市場不景氣之下,年內密集登陸港股的新股也受到影響,甚至出現“一二級市場倒掛”情形。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今年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中,有七成現價低於首發價。筆者採訪發現,有企業已經選擇放緩登陸港股的步伐。

  登陸港股內地企業中近七成破發

  根據同花順i問財數據,截至12月24日,年內208家在港上市的公司中,有111家公司收盤價跌破首發日價格,破發率高達53.37%。其中,註冊地在內地的86家企業中,58家最新收盤價低於發行價,破發率達到67.44%。

  可以觀察到,一些企業破發幅度較大。截至12月24日,較發行價跌幅超過40%的港股內地上市公司有11家,跌幅超過20%的企業有33家。股價幾乎遇腰斬的不乏匯付天下(01806.hk)、歌禮制藥-B(01672.hk)、51信用卡(02051.hk)、映客(03700.hk)等明星公司。

  在專家看來,破發潮背後是整體經濟的不景氣。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三季度國民經濟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5%,低於前三季度整體GDP6.7%的增速。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都在承受下行壓力,全球股市都出現下跌情況,導致包括港股在內的整個二級市場都在經歷估值回調。因此,上市破發屬於正常的市場反應。”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宏觀研究員趙一洋表示。

  “新股的密集上市,對港股市場資金面形成壓力,特別是在市場表現不佳的背景下更是如此。而且,掛牌新股越多,也會給投資者一種麻木感,一種目不暇接之感。”今年9月,財經專欄作家曹中銘在一篇博文中稱,“港股市場的IPO潮體現出其承載能力,破發潮則折射出港股市場對於個股估值的自我糾偏能力。與之相比,A股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破發或折射高估值泡沫

  儘管市場不景氣,但同樣有專家指出,部分企業估值過高,也成爲調整的重要觸發點。

  例如,平安好醫生髮行價高達54.8港元,市盈率超過48倍。公司上市第一個交易日收盤漲幅爲零,第二個交易日即破發,目前股價僅爲28港元左右。歌禮制藥發行價格爲14港元,如今股價不到6港元,但市盈率仍超過150倍。

  “原來國內資本市場,對一些傳統行業上市公司的估值給到30至40倍PE,未來二級市場估值與國外成熟市場接軌後,預計這類企業的合理估值水平應在15倍PE左右。反觀目前一級股權投資市場,標的企業的估值仍較高”,海通證券總裁助理、海通開元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向陽曾表示。

  “這一輪在港股上市的公司都爲國內新經濟的頭部公司,這些公司在港股上市前,在國內股權一級市場一般都做過多輪融資,並且正值前兩年的一級市場爆發式增長的時間段,因此發行價普遍偏高。“趙一洋表示。

  “大部分新經濟公司在香港發行新股的估值倍數明顯高出了同類公司在美國上市時的估值倍數,這可能說明在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定價時更加強勢,自然在後市交易中會承受更大的破發壓力。”李小加寫道。

  “無論是由何種原因造成的,市場總有自動調節的功能。近來隨着市場進入調整,一些發行人已經開始理性地調整發行價格區間或發行規模。這是非常良性的互動,說明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正在發揮作用。”李小加表示。

  破發或影響投資者信心

  面對破發潮,一些企業放緩了IPO的步伐。

  “今年行情不好,我們準備放緩公司赴港上市的節奏,”一家擬登陸港股的國內互聯網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在投資界人士看來,破發對企業的具體經營影響有限,更多體現爲對後續融資和投資者信心的衝擊。

  “破發其實對企業經營短期影響不大,因爲IPO對企業短期最大的作用是從公開市場募資,但破發時這個動作已經完成。但長期看如果股價持續低迷,會影響後續從公開市場融資,以及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

  另一方面,破發可能導致參與企業初創期風投機構的虧損。“上市對於風投機構來說意味着一個比較好的退出機制,所以上市破發對於風投機構而言,會有一定的負面作用,在此影響下,風投機構對於是否那麼急着讓企業上市,可能會有一定的遲疑。”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經濟學者江翰說。

  “在一二級市場倒掛形勢下,投資機構會更加保守,對於項目的投資標準會提高,初創公司的估值會被壓低,二級市場的估值下行壓力最終還是會向一級市場傳導。”趙一洋表示。

  港股市場機遇與風險並存

  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試點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並上市監管工作實施辦法》以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在境內融資上市,並且即將推出科創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未來港股市場會走向何處?

  “對於國內還未上市的新經濟公司來說,海外上市還是較好選擇,特別是港股開始實行同股不同權之後,市場吸引力大大增加。”趙一洋指出,未來港股景氣度依然有支撐基礎。

  此外,在專家看來,港股規則較爲清晰,科創板規則尚待制定完善,從目前監管層釋放的消息來看,科創板門檻將會較高。而港股憑藉多樣化的市場以及機制,依然是企業重要的上市渠道。

  12月,建銀國際發表研報稱,明年上半年港股仍將面臨較多不利因素。從內部環境來看,中國經濟減速和人民幣貶值、本地利率跟隨美息上升將對港股產生估值和盈利的雙重擠壓;從外部環境來看,美股面臨不斷加大的回調壓力,進而對港股形成拖累。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港股市場依然是投資機構重要的退出渠道。“港股破發較多的是估值虛高的中概股,因此並不影響港股本身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大量具有外資股東背景的科創企業,可能還是會選擇退出機制更完善的海外市場。”沈萌表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