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喬依絲 編譯

套句廣告名言“科技來自於人性”,近年來,有些公司老闆爲了降低尋找合適員工的成本,改用AI機器人來擔任應試面試官,看來機器人已開始接管掌握人性的一面。

根據Nathan Mondragon的說法,想要找到合適的員工,關鍵就在於注意每件小事情。Mondragon是來自於專營開發篩選求職者候選人軟件公司HireVue的首席心理學家,聯合利華及高盛均有使用該公司面試軟件。應試人員必須在相機前面回答面試問題,鏡頭背後彷彿隱藏著一羣眼光銳利的心理學家,隨時注意著應試者的姿勢、面部表情以及聲音,即使是極微小的變化也逃不過這些鷹眼的觀察。

Mondragon說 :“HireVue將數千個自應試者收集到的回答分類爲口頭及非口頭信息。例如,當應試者在回答一個關於將如何花費100萬美元的問題時,應試者的眼睛通常會略微向上轉動,頭部亦會隨著眼睛而朝上,至於嘴巴則是保持沉默。”HireVue會將這些數據轉爲分數,並與自既有優良員工所分析到的“分數”進行比較,這種做法主要的依據在於潛在的優異員工看起來會很像既有的優異員工,而這些細微的比較是人類面試者無法注意到的。這對於公司的營運而言,將可獲得更好的員工人材以及更低的營業成本。

HireVue只是其中一間專門銷售人工智能面試軟件的新興公司,這類替代人類招聘的軟件預估每年有30億美元(約臺幣884億元)的市場行情。以英國爲例,去年每個低工資工作項目平均就有24名申請人,而英國大型民營公司Tesco(特易購)單單在2016年就收到了超過300萬份的求職申請。人力資源人工需求量極爲繁重,而機器人面試者可以立刻爲公司帶來效率及人力精簡。

隨著科技帶來的經濟轉型,求職者被迫必須彈性面對任何僱主所選擇的面試型式,面試過程中將不再有人際互動或反饋。 應試者表示 :“這是一種非人性化的模式,永遠無法接觸到僱主,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這對於年長求職者更是困難,擁有倫敦經濟學院碩士學位的Caldeira,她在兩年內歷經了86次失敗的求職申請,其中包括多次HireVue的AI面試, “實在很難知道機器人究竟在尋找些什麼” Caldeira表示。

除了非人性化流程之外,AI機器人面試所使用的數據資料也潛藏著不公平問題。當求職者懷疑數據資料不正確時,是否有任何機會要求自己的權利呢?

家務機器人不只是個昂貴玩具

研究人員用傳感器和藍牙技術傳送虛擬檸檬水

人體內的微型機器人,放到你體內它會爬、會跳、會走、會翻滾!

“無人潮流”下的酒店機器人

Reference :

How to persuade a robot that you should get the jo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