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亞洲的投資之神,可能每個人心中的人選都不同,有人可能認爲是股神李兆基,有人可能回認爲是華人首富李嘉誠,還有很多人可能會認爲是日本的孫正義。

孫正義因爲在2000年投資了馬雲而名聲大噪。雖然投資馬雲是孫正義最成功的一筆投資,不過在投資馬雲之前,孫正義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孫正義在1981年創辦了軟銀集團,他的目標就是有一天成爲世界首富。1995年孫正義就成功投資了楊致遠的雅虎,雅虎曾經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當時藉着雅虎的成功,孫正義一度身家暴漲到了700億美元,是當時僅次於比爾蓋茨的世界第二富豪。可以說孫正義兩次最成功的投資,都是跟中國有關。

一次是楊致遠,一次是馬雲。正所謂成也中國,敗也中國。孫正義最失敗的投資也是跟中國息息相關。

1996年,孫正義剛剛39歲的孫正義已經成爲了百億富豪,他花了31億美元拿下了Ziff-Davis出版公司的經營權,由向雅虎注資了1億美元,在他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又盯上了硬件公司。

他盯上了美國另外一家由中國人創辦的科技金士頓。金士頓是由兩個華人企業家杜紀川、孫大衛創辦的。這兩哥們非常有意思,他們年輕的時候成功創業,辦了一個存儲器公司賺到上百萬美元,然後早早就退休了。不過1987年,這兩哥們破產了,一夜回冬瞭解放前。

沒辦法之下,他們之後在家裏翻箱倒櫃找出了2000美元,然後重新創業。他們利用自己的技術專長,發明了全新單列直插式內存模組,創造性開發出了封裝內存芯片,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的誕生,金士頓大獲成功。1992年被評爲美國最具成長性的公司,1995年公司已經年銷售額達到了13億美元。

這樣一家公司孫正義自然不會放回,他走進了杜紀川、孫大衛的辦公司,開出了15億美元的支票。杜紀川、孫大衛自然不會拒絕,他們出售了80%的股份,換回了15億美元。拿到了孫正義打過來的第一筆10億美元的款項後,這兩個華人企業家,拿出了其中的一個億,分給了全部金士頓員工。當時連一個普通的金士頓員工都可以買起法拉利了。

不得不說,在孫正義入主之後,他讓金士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推動了金士頓跟日本最大的硬件公司之一東芝合作,他帶領金士頓去歐洲發展,在英國設立了總部。1998年,金士頓成爲了美國最佳僱主的第二名。

不過這個時候孫正義的其他生意遇上麻煩了,當時他還有3.3億美元的尾款沒有支付給杜紀川、孫大衛。不過這兩個華人企業家大佬,也是非常大度,他們大手一揮就免了孫正義3.3億美元的債務。

孫正義當時雖然富有,但是他花錢更厲害,他不停的投資,8個鍋7個蓋,蓋着蓋着就出事了。當喪孫正義投資的大部分公司都是互聯網公司,但是由於金士頓的存在,許多人覺得孫正義的軟銀戰略不明,甚至影響了軟銀的股價。

孫正義再次找到了杜紀川、孫大衛,讓他們幫忙買回自己手裏的股份,代價是4.5億美元買入80%的金士頓股份。杜紀川、孫大衛兩個人覺得孫正義瘋了,不過他們還是如此做了。

僅僅3年,孫正義先是花了15億美元買下金士頓的80%的股份,然後把公司發展得更好,然後以4.5億美元買回給回來的老闆。這個世界可能也只有孫正義一個人會這樣幹了。短短3年,孫正義就白送了10.5億美元給杜紀川、孫大衛。

其實從這筆投資,就可以看出,其實孫正義所謂的亞洲投資之神,其實名不副實。其實孫正義固然有他的能力,但是跟穩健的李嘉誠、李兆基相比,他還是差一些火候。這幾年孫正義就因爲在北美投資的電信業務的虧損,導致一直在套現阿里巴巴的股份。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