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 要:本文針對一些學生在聲樂練習上片面的追求和模仿,造成了喉嚨發音擠、卡、撐等聲樂教學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引入了微聲唱法這一概念,並從其重要性開始談到了其訓練方法,以達成一種平衡的、自如的、富有表現力的歌唱。練習二:用真聲發一個有呼吸支持的、乾淨的啊“a”音,然後突然漸弱,等到這個聲音漸漸變成一個優美、柔和的/J、聲時,再上滑到高八度,繼續漸弱到極弱(PP),隨着聲音的漸弱,會感到聲音從口腔漸漸進入頭腔,直到自己剛能聽到一個象針尖大的亮音,這就是微聲。

摘 要:本文針對一些學生在聲樂練習上片面的追求和模仿,造成了喉嚨發音擠、卡、撐等聲樂教學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引入了微聲唱法這一概念,並從其重要性開始談到了其訓練方法,以達成一種平衡的、自如的、富有表現力的歌唱。

關鍵詞:微聲唱法 聲樂教學 訓練

隨着網絡、電器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音樂藝術,尤其聲樂藝術的傳播得以迅速發展。然而,現代科技的發展雖然對聲樂藝術的推動很大,但也出現了一些對聲樂教學不利的因素。許多歌唱家演唱的作品是在現代化的錄音棚裏,精雕細刻,美化處理後而發行的。一些學生用他那主觀的耳朵去片面追求和模仿錄音帶或CD上那種乾淨、明亮、飽滿的聲音,造成了喉嚨擠、卡、撐等聲樂教學中難以解決的問題。爲此,微聲唱法的訓練,在聲樂教學中加以運用,難題迎刃而解。

一、微聲唱法訓練的重要性

微聲唱法是一種用氣息控制又不失音樂表現力的輕機能歌唱法。它不是鬆弛懶散的弱聲,也不是沒有力量的的歌唱,而是包含着輕柔甜美的色彩,及正確發聲方法的美感的聲音。教學實踐證明:最優美的聲音不一定是最大的音量,最亮的聲音;而低位置的、無正確氣息支持的大聲喊唱是錯誤的演唱方法。我們常說的頭聲,就可以用微聲唱法訓練方法輕鬆得以找到。頭聲是一種由假聲帶來幫助振動的高位置歌唱,它有深氣息的支託,也就是“氣沉於底,聲貫於頂”的高位置輕聲。通過微聲唱法的訓練,可以很快地找到頭腔的共鳴。著名聲樂教育家王福增教授在他的《聲樂教學筆記》中,詳細介紹了他對微聲唱法的認識。他認爲:“微聲唱法是訓練科學發聲方法的基礎。所謂微聲,就是有呼吸支持、有正確的聲音位置、良好的共鳴狀態所發出的、能漸強漸弱而自己剛剛能聽到的、極小的輕聲。”這種唱法受到許多世界級大歌唱家的推崇,在實際教學中獲得良好的效果。由於高位置發聲,反映在發聲器官裏,頻率高了,呼吸的氣息量也會更多了。這樣周圍的披裂肌、甲狀軟骨、喉頭軟骨受到高頻率的微振,充血及散發功能的週期也縮短了,有使肌肉鬆弛,減輕發聲器官負擔,使嗓音持久,發音省力、避免喉音、克服白聲的功效。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可以使聲音柔和甜美並富有美感,特別是在合唱當中,把微聲擴大爲輕聲更能獲得和諧優美的和聲效果。從藝術角度看,微聲訓練可以爲尋找高位置、擴展音域和統一音色,最終能正確地演繹聲樂作品。而打下堅實的基礎。從現實角度上看,利於大部分的學生能尋找的良好的歌唱狀態,獲得一技之長,爲將來更好地就業創造條件。因此,進行微聲唱法的訓練意義重大。

二、微聲唱法的訓練方法

每個人都能發出輕而微弱的假聲。但當人們用柔和的假聲唱歌時,往往人的喉頭部是自然向上移動的。如果能夠隨着音高的上升喉頭往相反的方向向下移動,就會得到我們所要求的有呼吸支持的自己剛剛聽到的輕而小的“微聲”。這個“微聲”是大聲唱的基礎,這種微聲能自然放響,從假聲過度到真聲、大聲。但柔和的聲音也要有一個“亮心”,這個”亮心”就是放響後具有穿透力聲音的核心和聲音的個性。這個感人的“亮心”的產生,不是由於喉頭縮緊擠卡造成的,恰恰相反,只有當喉頭毫不緊張,歌唱者按照自己咽腔管道的長度,自如地調節高低,在氣息的配合,產生出一種有核心、有色彩、有穿透力的聲音。只有這種聲音纔是正確的歌唱的聲音,才能充分地表達人們的感情.爲此,要注意幾個要求:1、軟齶微微向上提。2、喉頭微微往下拉(不是壓)。3、再給點呼吸支持(不是猛衝)。這樣,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歌唱時用力阻氣、用上勁的地方不是喉(聲帶)本身,而是咽腔(喉頭的後面)。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正確的咽腔共鳴。

練習一:將聲音發到放大,再從放大的聲音轉唱小聲,好像聲音從口腔外面隨着聲音的漸弱進入口腔,往裏往上繞過小舌頭進入頭腔。使聲音變得又豎又亮,經過多次這樣的反覆體會就會發現,聲音越小越接近得到正確的頭腔相似的音感振動。一定要用內心聽覺作爲指導,使聲音從已經集中的這個點向前、從鼻子面罩的方向推出去,這樣就會得到正確的發聲方法。要防止聲音從口腔出去,成爲喊叫的聲音。

練習二:用真聲發一個有呼吸支持的、乾淨的啊“a”音,然後突然漸弱,等到這個聲音漸漸變成一個優美、柔和的/J、聲時,再上滑到高八度,繼續漸弱到極弱(PP),隨着聲音的漸弱,會感到聲音從口腔漸漸進入頭腔,直到自己剛能聽到一個象針尖大的亮音,這就是微聲。這樣連續做幾次,直到確實體會到從胸到頭都充滿這個輕細、柔和的微聲爲止。基本練習(八度練習),從中央c半音上行一直練到小字三組的c。

具體練習方法是:

(1)吸氣停息,喉頭向下,軟齶放鬆,在真聲的地方,在小字一組c上發一個“啊”立刻漸弱到小聲。

(2)由小聲上劃到高八度的小字二組c上,繼續漸弱至PPP,在頭腔聽到一個針尖大小的亮音。

(3)從小字二組c下滑到小宇一組c,還原爲小聲。這樣連續做幾次,直到確實感到這個小亮音爲止。但要把握,一定要唱出比輕聲、小聲、假聲、弱聲還小的聲音,僅僅使自己剛剛聽到的聲音,這纔是微聲。然後通過以下練聲曲以及柔美的聲樂作品的長期訓練,把握其要點,鞏固這種歌唱狀態,就能掌握富有共鳴的美妙聲音。

結語

微聲唱法可以便學生從緊張的狀態下鬆弛下來,使僵硬的肌肉得到放鬆。假如學生緊張的情緒不解除,要想學習上有所進步是難上加難。反之,可以使歌唱的氣息、發聲、共鳴、語言四個要素得以良好的配合,形成一種平衡的、自如的、富有表現力的歌唱,爲自身聲樂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