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活動現場,市、區兩級應急管理、消防、水務、自然資源部門和市藍天義工等單位設立諮詢臺及防災減災裝備器具展示,圍繞水旱、地震、森林火災、安全生產、城市消防等知識接受廣大市民羣衆諮詢,向市民發放各類防災減災手冊。5月11日上午,市應急管理局聯合金平區應急管理局和同益街道,在中山公園舉辦以“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築生命安全防線”爲主題的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

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5月11日上午,市應急管理局聯合金平區應急管理局和同益街道,在中山公園舉辦以“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築生命安全防線”爲主題的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

在活動現場,市、區兩級應急管理、消防、水務、自然資源部門和市藍天義工等單位設立諮詢臺及防災減災裝備器具展示,圍繞水旱、地震、森林火災、安全生產、城市消防等知識接受廣大市民羣衆諮詢,向市民發放各類防災減災手冊。

金平區應急管理局自然災害防治協調股工作人員王楠說,舉辦本次互動目的就是爲了進一步提高市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營造全民共同關注、共同參與防災減災、救災抗災的良好氛圍。

位於老市區,經常飽受異常天氣水患災害困擾的同益街道專門組織了轄區志願者和羣衆代表,到活動現場學習急救技能。

“人民的幸福感首先來自於安全感,所以我們就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居民掌握一些救災防災初級技巧。”金平區同益街道副主任蔡憶斌說。

心肺復甦是廣大城鄉“院前”急救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市藍天義工教導組的演示引起了市民羣衆的濃厚興趣。

藍天義工志願者王海林希望通過宣傳讓廣大市民學會自救、互救,“在120到達之前,把危害處理在危險性最低的方面,減少社會生命財產損失。”

據瞭解,下來,我市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將以這次活動爲起點,進一步推動防災減災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把防災減災工作做實做細。

來源:汕頭橄欖臺(記者:林朝東、鄭煜坤;橄欖小編:沐木),版權歸汕頭廣播電視臺所有,轉載須經授權。

請點這裏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