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外,浏览王时敏《西庐画跋》、金农《冬心画跋》、原济《画语录》、王翚《清晖画跋》、吴历《墨井画跋》、高士奇《江村消夏录》以及《佩文斋书画谱》等,也会开卷有益,既能帮助认识书画创作的共同性规律,了解历代书画作品创作、真伪、收藏等方面的重要知识,还可以从前人书跋,画跋的创作中获得可贵的文学创作方法和经验。有宋一代,随着文人书画日兴,书画家、诗人、鉴赏家从事题跋亦日盛,如苏轼、黄山谷、米芾、董燊等人的题跋。

有宋一代,随着文人书画日兴,书画家、诗人、鉴赏家从事题跋亦日盛,如苏轼、黄山谷、米芾、董燊等人的题跋。《汲古阁书跋?东坡题跋》有评:元祜大家,世称苏黄二老凡人物书画,一经二老题跋,非雷非霆而千载震惊。南宋时期,文人多集诗书画于一身,题跋又短小精悍,宜情宜理,如杨万里、朱熹、陆游等都留下了不少意匠语巧、情文相生的佳构。金元时期,题跋也有发展趋势,惜情趣稍逊宋人。特别是画跋、画款在元季,渐有新创。明沈颢《画塵》称元以前,多不用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耳。后来书绘并工,附丽成观。擅长此道者有黄公望、倪云林、吴仲圭等,常诗文书画合一,随意成致。

书法与文字作品(诗文)的介入,改变了过去的因画立题的创作形式,甚至参与绘画构图章法等经营,而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书法家中有名跋传世的,如鲜于枢、张雨、赵孟頫等。明代中期,吴门画派一起,文人画愈振,诗人书画三合一之风气大开。加之,皇家、王府、私第鉴藏逐渐盛成风习,题跋一体更为流行。书法家中有名跋传世的,如吴宽、王世贞、董其昌、文征明等。元、明之后,文人治印日渐流行,书画界的题跋之风旁击印坛,也促进了印跋(也称侧款)的流行和发展。至情,跋风愈盛,书画家、文人凡有著作,不见题跋者极少。

作手之众,作品之多,压过宋、明。著名的有王澍《虚舟题跋》、姜宸英《湛园题跋》、何焯《义门题跋》、张照《天瓶斋题跋》、王文治《快雨堂题跋》等。又文学家、鉴赏家雅兴所致,所作书画跋也有不少见高语妙之作,如周亮工《赖古堂书画跋》、朱彝尊《曝书亭书画跋》等。另外,浏览王时敏《西庐画跋》、金农《冬心画跋》、原济《画语录》、王翚《清晖画跋》、吴历《墨井画跋》、高士奇《江村消夏录》以及《佩文斋书画谱》等,也会开卷有益,既能帮助认识书画创作的共同性规律,了解历代书画作品创作、真伪、收藏等方面的重要知识,还可以从前人书跋,画跋的创作中获得可贵的文学创作方法和经验

题 跋 分 类

书家所作题跋,不外乎诗词跋、书籍跋、书跋(书法作品跋)、碑帖跋、印跋、画跋和杂跋七类。

资料来源:http://www.juxiange.org(北京名人字画批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