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織紋螺體內常含有神經性毒素,食用後可引起頭暈、嘔吐、口脣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織紋螺體內含有麻痹性神經毒素,食用後可引起頭暈、嘔吐、口脣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切勿前往海邊採捕、販售、食用織紋螺,以免發生意外情況。

燒烤、小龍蝦、醬爆螺

可謂夜宵三大寶

不過,

泉州人近期要小心

碰到這種螺千萬不要嘗試!

(以下是織紋螺本螺了)

☟☟

福建人注意!

莆田秀嶼月塘海域織紋螺發現毒素!

眼下正是織紋螺上市時節,莆田秀嶼區月塘鎮海域近日採捕送檢的一批次織紋螺就檢出麻痹性貝類毒素,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第一時間發佈預警:禁捕勿食織紋螺。

檢出麻痹性貝類毒素的織紋螺採樣

來自月塘鎮洋埭村海域

5月7日下午

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人員

來到這片海域灘塗,跟蹤檢查

當地村幹部介紹

織紋螺就生長在灘塗泥沙裏

自採樣檢出毒素後

秀嶼區海域被列入織紋螺禁捕區

村民不再採捕織紋螺

緊急

提醒

每年4—9月是織紋螺旺汛期

同時也是織紋螺毒性最強的時候

織紋螺體內含有麻痹性神經毒素,食用後可引起頭暈、嘔吐、口脣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切勿前往海邊採捕、販售、食用織紋螺,以免發生意外情況。

據介紹,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有些地方還稱作割香螺、小黃螺、甲錐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其外形特徵表現爲尾部尖細,長度爲1—2釐米,寬度爲0.5—1釐米。另外,其殼面常具有1到3條紫褐色或紅黃色螺帶,表面圖案看起來就像織布,螺口處呈白色。

織紋螺味道鮮美,是沿海羣衆喜愛的“下酒菜”。但有些織紋螺種類體內含有麻痹性神經毒素,煮沸、鹽醃、日曬等均不能將其破壞,潛伏期最短爲5分鐘,最長爲4個小時,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實的“餐桌殺手”。對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近年來,各地誤食織紋螺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爲此,國家明令禁止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採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目前,福建織紋螺尚未有人工養殖,流入市場的織紋螺都是從天然海區採捕。爲了避免中毒事件發生,建議廣大市民朋友不要購買食用不懂識別的螺類產品。不小心誤食織紋螺後,如發生口脣麻木等類似神經系統症狀,須立即到醫院就診。

福建曾有不少織紋螺中毒案例

在一些沿海地區

織紋螺被認爲味道鮮美

有一定的受衆

很多人明知道有毒

但因爲貪喫甘願冒險!

在福建也不乏一些案例

▼▼▼

●2015年5月,莆田一2歲男童喫織紋螺後中毒 或成植物人

●2007年5月7日,莆田荔城區長豐村,9人食用織紋螺中毒,其中5人住院。

●2005年7月14日,霞浦縣溪南鎮,漁民陳某食用織紋螺後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

●2005年5月21日,羅源縣4人因食用織紋螺發生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2004年6月1日,仙遊縣發生兩起食用織紋螺中毒事件,有3人住進醫院接受治療。

●2002年4月至5月,寧德、莆田等地發生多因食用織紋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其中死亡2人。

麻痹神經、頭暈中毒

這東西千萬別喫

織紋螺俗稱麥螺、甲錐螺、白螺,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質海底的螺類,我省沿海均有分佈。織紋螺體內常含有神經性毒素,食用後可引起頭暈、嘔吐、口脣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

曾有相關部門檢測,由於海洋環境受到污染,織紋螺體內一種叫做“石房哈毒素”的毒性大增。該毒素對人體的經口致死量爲0.54-0.9毫克,一顆小小的織紋螺很可能就致人死亡。

從外形上看,織紋螺特徵爲尾部較尖、細長,約指甲蓋大小,殼面常具有1-3條紫褐色或紅黃色螺帶,肉體爲淡黃色。炒熟的織紋螺顏色層次分明,外形小巧。

織紋螺中毒有沒有解藥?

這是神經毒性,至今沒有特效藥。這幾年醫院對病人多數是採取催吐、排泄、洗胃等辦法,加快新陳代謝,儘量少地讓人體吸收。好在總有人中招,但沒發生過死亡的病例。

早在2012年,衛生部就發公告稱:浙江等地發生多起因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事件。織紋螺主要分佈於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引起織紋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後可產生頭暈、嘔吐、口脣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爲5分鐘,最長爲4個小時。對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公告明確了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不得采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也發佈過風險警示:食用織紋螺中毒可引起頭暈、嘔吐、口脣及手指麻木等症狀,嚴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潛伏期一般在10分鐘至3小時。該毒素對熱穩定,煮沸、鹽醃、日曬等均不能將其破壞,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織紋螺如何識別

告知你的親朋好友!

來源:東南網、莆田電視臺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