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维权要趁早,取证有技巧学会取证,不打拆迁维权的无准备之仗!

面对强拆,大多数人会先选择报警。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警察局受制于当地政府,不敢作为。甚至政府强拆时,就已经把警察带到了现场。那么被拆迁人的取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当我们向司法部门提起法律救济,维护正当权益时,必须遵循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

如何取证?在智能设备如此普及的今天,一部手机就可以都搞定一切了,其录音录像,上传分享视听资料的功能取证起来可以说十分便捷。但取证取什么?哪些可以作为证据?怎么取才是有效的证据?这些细节你都需要了解清楚,否则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一、录音

录音是重要的视听资料之一,在我国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由于录音取证较为隐蔽,相对来说容易实现,因此在拆迁前后,被广泛采用。但一份有效的录音证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指明姓名

一份录音,如果连对话双方的身份信息都不明确,怎么能证明这些话是谁说的呢?并且,姓名指的是身份证上的名字,不是外号,不是别名。

2、明确细节

如时间、地点,当事人承诺的款项、金额等具体细节一定要提出,越具体越好。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细节要和其它证据资料上的细节要保持一致,否则会削弱本身的证明力,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3、手段合法

判断合法性需参考很多因素,通常来讲,双方当面沟通时,一方持录音设备或电话沟通时,一方直接电话录音,从手段上讲,都是合法的。另,以窃听方式或非法胁迫被采集者的方式取得的录音证据,从法律上来讲都是无效的。

4、真实、连贯、原始

录音资料必须保证其真实性、连贯性、原始性,不能进行二次修改剪辑,音质要清晰,音效表达完整,关键信息不可断续。

5、必要的辅助证据

录音证据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其它证据作为辅助,否则仅凭单条录音,法院也无法做出有利判决。

二、拍照/录像

照片和录像同样属于重要的视听资料,被法院所采纳。尤其在遇到强拆时,被拆迁人可以及时地将强拆画面记录下来,作为指控拆迁主体违法的强有力证据。那么,需要采集的画面有哪些呢?

1、强拆主体

遭到强拆,首先要对现场车辆、制服人员、指挥人员、领导干部等进行拍摄,因为上述人员正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在使用手机、相机时,要注意在混乱的拆迁现场保护好证据和自身安全,在离开拆迁现场后,及时把手机、相机里的证据转移出来。或是及时发布到网上,这样即使手机被当场砸坏或意外灭失,照片也能最终得以留存。

2、家中物品及房屋、院落情况

收到拆迁通知后,需要第一时间对自己的房屋、居家物品等进行拍摄,重要物品提前记录,进行防范。被强拆后,对房屋拆后状态进行拍照,对物品具体损坏情况进行拍照,方便日后确认具体的财产损失。

3、拆迁方的其他违法行为

强拆中,一旦拆迁方限制了你的人身自由,这时候不要采取暴力方式阻止,要委托亲人或者邻居将自己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过程拍下来,留下证据,以备日后维权之需。

4、报警过程

即便警察不解决强拆问题,被拆迁人首先要做的还是报警,并将通话过程、出警情况等等当成证据保留下来,事实证明,这对日后维权会有很大的帮助。

律师建议学会取证,不打拆迁维权的无准备之仗!

被拆迁人由于在与政府及开发商的博弈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证据的收集和策略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遇到征地拆迁,除了第一时间咨询律师,找到集专业、经验和口碑于一身的委托律师代理维权事宜外,也要积极取证,并在第一时间将其提供给主办律师进行分析,再适时加以运用,事实证明,证据往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切忌私自用录音录像要挟对方,这样只会激怒对方,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形成莫大的威胁。或在庭审时突然提供视听证据,让大家措手不及。可见,有证据,还需要会利用。

面对非法征地拆迁,大家在维权时,务必保持头脑清醒,依法维权,以免遭到拆迁方的陷害。补偿标准不合理,有权不签字,更有权采取司法救济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学会取证,不打拆迁维权的无准备之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