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战争频繁,如何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除了战士多寡、首领战术、武器之外,最重要的便是粮草了。军粮不但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还关系到国防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可以说,历朝历代君主都十分重视军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各个朝代军粮的变迁,看看谁稳坐军粮头把交椅。

在军粮供应中,从先秦至隋唐,有一个王牌军粮始-终占领军粮届的头把交椅,甚至抗战时期也有它的踪影,没错,它就是——小米。小米又称粟米,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在我国北方黄河流域广泛种植。它耐旱耐贫,产量也比较稳定,很多贫瘠地区的人民都把它当成主要的粮食作物。

有人会说,我们可以种植大米,大米的产量也很大。大家要知道,大米产量是在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以后产量才大幅度增长的,秦汉时期,大米种植并不普及,人吃尚且不够,更不用说大面积征收用作军粮了。就算到了封建王朝后期,大米仍然不是普通人家可以天天吃的。而粟米产量稳定可靠,产量大,家家户户有余粮可供征收,可以说是粮食界的顶梁柱了。此外,粟米保质期长,大米只能保质五年,而粟米可以保质九年,有记载称,隋朝亡国20余年以后,粮仓中积存的粟米仍然可以食用,可见,粟米天生就是当军粮的料。

但是,粟米有一个巨大的缺点便是不经吃。军粮首要就是要保证士兵有充足的体力,保持好的战斗力。现代实验表明,一个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的话,那么每日应该摄取不低于40千卡/公斤,而粟米的热量为每100克362.44千卡,因此,假如一个士兵65公斤,那他如果只吃小米,他至少需要700克的主粮配给。而且,不光人吃,粟米在军中是人马共食的,战马也要吃,因此一场战争对军粮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战争往往是前线作战,后方运粮。当时交通不发达,十车粮运到前线算上路上的损耗,可能就仅剩三车了,因此,遇到战事频繁的时期,对国库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对百姓也容易造成徭役过重,民不聊生。如此巨大的耗费,部队肯定吃不起,因此,宋代以前基本上是一日两餐,粟米加上野菜豆类或者好一点加点肉混在一起煮成一锅大杂烩稠菜粥,士兵天天喝稀饭,体力可想而知。

唐朝之后,粟米的王牌地位被动摇,小麦开始在军粮中占据绝对地位。收到游牧民族的影响,唐代骑兵将小麦磨成面粉,做成大饼烧饼当作军粮。这种军粮方便携带,不易变质,而且热量大,容易有饱腹感,不容易饥饿,因此盛唐时期,军队战斗力大大得到提升,唐代骑兵横扫周边少数民族,不得不说和军粮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说道少数民族,不得不提到游牧民族的军粮。都知道成吉思汗的铁骑曾经一路横扫蒙古,甚至打到欧洲,让欧洲人闻风丧胆,除了灵活的骑兵以及先进的战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蒙古铁骑各个身材魁梧强悍,这和他们的饮食结构也是密不可分的。蒙古游牧民族缺少粮食,但是盛产牛羊,因此他们的军粮大多是奶制品,如干奶酪,风干牛羊肉等,这些食物热量很高,能维持他们巨大的运动量,因此,蒙古铁骑如此令人闻风丧胆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这种风干食物的口感,那就不敢恭维了。

从军粮上来说,古代底层士兵的食物是十分单调而且缺少营养的,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这值得我们向他们致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