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外一部分成色極好的粉鑽礦石由Darry Ring品牌開發,並將之鑲嵌在其PinkWarmt 鑽戒產品上,這款Darry Ring旗下的高端定製稀世粉鑽系列求婚鑽戒產品延續了法國當代珠寶之父Jean Vendome的精湛設計工藝和完美的切割,搭配與“光明之眼”粉色名鑽系出同一礦區的成色極好的粉色鑽石,完美呈現出Jean Vendome這位珠寶世紀大師“Color Your Love用色彩裝點愛情“的畢生夢想。光明之海和另外兩粒也在戈爾康達地區發現的名鑽沙赫及光明之山(柯伊諾爾)一起,在莫臥兒皇宮裏珍藏了多年。

光明之海,又名大莫臥兒,17世紀初發現於印度戈爾康達河谷的科勒爾礦山。在奴隸們挖掘礦山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顆特殊的石頭——純淨透明帶着淺玫瑰紅色,重達787克拉,這就是後來被稱爲“光明之眼”的著名鑽石的前身——“光明之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塊粉紅色寶石金剛石。

從“光明之海”到“光明之眼”

“光明之海”又稱大莫臥兒,因爲其第一任主人是統治印度北部的莫臥兒皇帝沙·賈汗。它由古印度南部的王公米爾基摩拉進貢。莫臥兒皇帝沙·賈汗對這塊象徵財富的“光明之海”鑽石它愛不釋手,還專門聘請頂級工匠爲他琢磨成重約300克拉的高玫瑰花形鑽石。之後,光明之海作爲極品珍藏於莫臥兒皇宮多年。

然而好景不長,莫臥兒皇宮紛爭四起,沙·賈汗的兒子奧朗則布篡取了皇位,於是這塊象徵皇室財富的 “光明之海”也被他據爲己有。奧朗則布成爲了“光明之海”的新主人。

奧朗則布死後,莫臥兒帝國逐漸解體,到公元1739年,波斯國王納狄爾沙赫大軍攻入莫臥兒帝國首都德里,進行搶劫和血腥屠殺,名鑽“光明之海”也未能倖免,第二年它被當作戰利品運回了波斯 ,自此後,“光明之海”一直藏於波斯(今伊朗)的宮廷。

兩個世紀過後,當伊朗國王巴列維結婚 ,這顆世界名鑽“光明之海”被改磨成重約60克拉的巨型彩鑽,鑲在伊朗國王王冠的正中央,並正式改名爲“光明之眼”,成爲其愛情的象徵。

“山海”同出一門

“光明之海”與我們前面談過的名鑽柯伊諾爾(光明之山)的原石一樣,都是發現於印度戈爾康達河谷的科勒爾礦山。 光明之海和另外兩粒也在戈爾康達地區發現的名鑽沙赫及光明之山(柯伊諾爾)一起,在莫臥兒皇宮裏珍藏了多年。

據傳,法國旅行家兼珠寶商塔維密爾於1665年到印度北部遊歷,受到了皇帝奧朗則布的接待,並讓他看了莫臥兒帝國宮殿中珍藏的寶物,其中有名鑽“光明之海”、“沙赫”和“柯伊諾爾(光明之山)”。“光明之海”和“光明之山”都鑲在皇帝的寶座上。“光明之海”爲粉紅色;“光明之山”爲淡藍色,而“沙赫”則是淡黃色。

用色彩裝點愛情

與“光明之海”伴生礦開採出的2克拉以上的粉鑽大部分被美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旗下的華盛頓特區的藝術博物館(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陳列收藏。

另外一部分成色極好的粉鑽礦石由Darry Ring品牌開發,並將之鑲嵌在其PinkWarmt 鑽戒產品上,這款Darry Ring旗下的高端定製稀世粉鑽系列求婚鑽戒產品延續了法國當代珠寶之父Jean Vendome的精湛設計工藝和完美的切割,搭配與“光明之眼”粉色名鑽系出同一礦區的成色極好的粉色鑽石,完美呈現出Jean Vendome這位珠寶世紀大師“Color Your Love用色彩裝點愛情“的畢生夢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