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藍田飄着細細的雨絲,潘石屹第一次來到門庭藝術空間,在這裏,他的老友國際著名建築師,也是玉川酒莊的主人馬清運在等待着他,一起爲此次展覽開幕,馬清運爲潘石屹父母設計的木作形象及設計草圖也首次曝光在媒體面前。展覽最後,馬清運在大家的見證下代表 “鞍子騎士會” 向潘石屹授予永久會員的榮譽,潘石屹與馬清運的這次合作將成爲他們在門庭藝術空間甚至是藍田這片土地上,對親情最好的詮釋。

編輯: chichi

4月27日,由思班藝術組織策劃的“我爸我媽”系列展覽之潘石屹先生父母肖像作品展在陝西藍田玉川酒莊的門庭藝術空間開展。那天藍田飄着細細的雨絲,潘石屹第一次來到門庭藝術空間,在這裏,他的老友國際著名建築師,也是玉川酒莊的主人馬清運在等待着他,一起爲此次展覽開幕,馬清運爲潘石屹父母設計的木作形象及設計草圖也首次曝光在媒體面前。

潘石屹

“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不管做什麼行業,只要純粹就好了,人就怕不純粹。”

“一個人要想做點事,你就應該能夠抗拒周圍噪音的干擾,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別人的干預會把你的直覺和創造力破壞掉。如果什麼事情你都在乎,你就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在中國,潘石屹這個名字不止在房地產行業如雷貫耳,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也都略有耳聞。這個常常處在爭議之中的房地產商人,不斷用自己超出常人的智慧和魄力刷新着大衆對他的認識。他的傳奇故事始於1978年,那一年潘石屹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家當,毅然從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辭職,揣着80元來到廣東,從廣東到海南,再到北京,他一次次在歷史變革的浪潮裏抓住機遇,憑着自己的機敏和前瞻性的眼光,在房地產領域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馬清運

“作爲一個西北鄉村出身的孩子,到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隨後在美國多家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再回到中國開事務所、回到美國教書,馬清運就是學生的榜樣。這種生活經歷和生活方式告訴學生,明天不能再呆在自己家裏了。”

——南加州大學副校長 michaelL.Jackson

西安以東45公里左右的藍田縣東北部的玉山鎮,“低調”地坐落着兩所房子——“父親的宅”、“井宇”,它們一座曾被日本《A+U》雜誌評爲“全世界最好的住宅之一”,另一座則是2010年美國《建築實錄》評選出的“世界七大經典住宅之一”,它們都是出自一人之手,一個藍田農民的兒子—馬清運。

馬清運出生西安,祖籍藍田,1984年,他考上了令父母驕傲的清華大學,從北京清華建築系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馬清運一步一個腳印。1995年,他在紐約成立馬達思班建築師事務所。2006年馬清運應邀出任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2010年,馬清運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爲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這些耀眼的光環,並沒有讓馬清運迷失方向,相反,他開始思考,關於家鄉和親情。

一位是中國地產界的傳奇先生,一位是國際著名建築師、策展人,來自不領域的兩個人,緣分始於項目的合作,馬清運爲潘石屹的房地產公司設計光華路SOHO、三里屯SOHO等項目,但那時兩人並沒有更多的交往,直到在紐約一次中國年的聚會上,一次拍攝的邀約促成了兩個人這次在藝術上的合作。潘石屹最近兩年迷上了攝影,用鏡頭去記錄身邊的朋友,所以潘石屹也邀約了馬清運到自己建外SOHO的攝影工作室拍攝肖像,同時爽快答應了馬清運去藍田看玉川酒莊的近況。

門庭藝術空間 © 思班藝術

“我爸我媽”展覽是所馬清運策劃的“美麗老家”系列展覽的開篇展,系列展覽採用“我爸我媽”這個“接地氣”的主題,正是想用最質樸、無修飾的方式來表達這人間至真的親情,選擇在門庭藝術空間這個遠離都市之外的建築也是想要更純粹地突出主題。站在這座建築之外,抬眼望去,你會發現它與周圍的房屋如此“格格不入”,石頭砌成的牆院將室內的建築包圍得嚴嚴實實,讓人忍不住向內窺探。門庭的建築面積共2000 平方米,有三個樓層。一樓是面積 1000 平方米的畫廊,被用於舉辦藝術展會。二樓佈置着舒適的客房招待來訪的人,而三樓,一圈落地窗彷彿是一個巨大的瞭望臺,瞬間讓視野放大了幾倍,遠處的青山與田野,任由藝術的思緒放飛一會兒……這一細節上的設計讓每位參觀者感受到溫柔的自然光線現象,這種脈脈相傳的自然環境和建築智慧,旨在將自然與現代的設計之美融入其中。

潘石屹和親友參觀展覽 © 思班藝術

木作展品 © 思班藝術

當天下午2時許,展覽開幕,潘石屹及親友到場觀展,馬清運先生向到場的人作展覽介紹:“有一天我在參加馬尼拉國際會議的時候,潘總詢問我是否能以 ‘我爸我媽’ 爲命題,設計出木頭的東西,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裏,我已經構思好了,而且準備先畫出來。就這樣,我負責設計草圖,潘總負責製作木作,我們聯合完成了本次展覽所呈現的作品。”

潘石屹在現場分享 © 思班藝術

潘石屹也動情地和參展的觀衆分享他自己對於父母和家的感受,表示父母教給自己的,是受用一生的價值觀,他說:“在西北地區的父母們都有這樣的一個價值觀:要做一個好人,不能夠佔別人一分錢的便宜。這在商界很難得,因爲我們天天都在選擇,可是父母親的這種價值觀、這種標準就永遠在每天的選擇過程中引導我走最對的一條。”“按照好人的標準做”這個價值觀像保護神一樣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房地產領域 “保護”着潘石屹。

潘石屹和馬清運 © 思班藝術

馬清運接受採訪 © 思班藝術

“‘我爸我媽’”是門庭這幢房子公共空間裏設置的常規性內容。因爲門庭是返鄉之作,尋根之意,而在根兒上的最有故事性內容的核心就是爸媽。我本人率先組織了‘我爸我媽’展,並以此展覽意義鼓勵更多的朋友在這個空間裏組織‘我爸我媽’展覽,並以此爲機緣,把家庭的成員組織起來,享受記憶中的親情。這一次,潘石屹先生率先響應這一活動,我非常感動。”馬清運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馬清運向潘石屹授予永久會員的榮譽 © 思班藝術

展覽最後,馬清運在大家的見證下代表 “鞍子騎士會” 向潘石屹授予永久會員的榮譽,潘石屹與馬清運的這次合作將成爲他們在門庭藝術空間甚至是藍田這片土地上,對親情最好的詮釋。親情和 “孝” 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優良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藝術永恆的話題,愛與藝術的種子一起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About UED

“不遺餘力”地傳遞設計之美

版權聲明 |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UED Contact

Explore Mo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