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思樹傳說是三百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帶來南澳種植的。目前南澳縣種植的相思樹林超過5萬畝,2000年底,南澳的臺灣相思樹採種基地經中國林業部批准成立,現在每年提供近60噸的優良樹種,供各地育苗造林。

5月的南澳,是黃花盛開的季節。滿山的黃花競相盛放,花兒迎風搖曳,香氣襲人,成爲南澳島一道獨特的自然生態景觀。

南澳的相思樹,一種國仇家恨的刻骨銘心

開黃花的植物叫相思樹,因原產於臺灣,故也稱爲臺灣相思樹。是一種常綠喬木,生長速度快,樹幹最高可達十幾米,種下一兩年後就可以成林,再加上這種樹能耐乾旱,成材後材質堅硬,可爲車輪、槳櫓及農具、傢俱之用,因此在華南地區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沿海防護林的重要樹種。相思樹會開一種金黃色的絨花,含芳香油,有幽香,可作調香原料,是一種觀賞植物,被稱爲黃花。

南澳的相思樹,一種國仇家恨的刻骨銘心

黃花

黃花山因爲廣種相思樹而得名。相思樹傳說是三百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帶來南澳種植的。南澳地處粵、閩、臺交界,北迴歸線從這裏橫穿而過,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地理、人文、氣候與臺灣接近,因此相思樹很快在在這裏生長。相思樹天生耐寒抗風的特性,南澳縣把這種常綠喬木作爲綠化海島的理想樹種而廣爲種植。當地居民介紹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相思樹採用飛機播種,相思樹成長之後,爲南澳築起了一道道綠色屏障。

目前南澳縣種植的相思樹林超過5萬畝,2000年底,南澳的臺灣相思樹採種基地經中國林業部批准成立,現在每年提供近60噸的優良樹種,供各地育苗造林。

南澳的相思樹,一種國仇家恨的刻骨銘心

漫步黃花山,撫摸綠葉黃花,在黃花山龜埕,抗日英烈墓紀念碑和南澳抗日紀念館,牽出了一段碧血黃花的抗日悲壯歷史。

1938年,日軍加緊侵華步伐,爲進一步封鎖中國南海,6月20日這天,第5艦隊飛機轟炸南澳,南澳守軍與鄉勇壯丁隊爲保衛鄉土,與日寇陸戰隊進行激烈巷戰,終因彈盡援絕,退入山中,南澳遂被日寇佔領。當時,擔任潮汕地區守衛任務的第157師師長黃濤在汕頭召開軍事會議,以抗日民衆自衛團第4大隊洪之政部爲先鋒,以157師940團1營爲主攻部隊,軍地配合,統由1營長吳耀波指揮,統稱“義勇軍”。

南澳的相思樹,一種國仇家恨的刻骨銘心

義勇軍乘日寇剛佔領南澳立足未穩,即出奇師,渡海擊潰日寇,一舉收復全島。消息傳開,軍民歡慶,日軍對此深以爲恥,認爲南澳島孤懸海中,沒有海空軍優勢,卻能一舉克復,遂封鎖南澳島,集中兵力,調集大小艦艇30餘艘,妄圖將義勇軍全部殲滅。南澳義勇軍抗日初捷,全省振奮,汕頭、廣州等地市民積極遊行,捐款、贈物,聲援南澳義勇軍。廣東省最高軍事長官餘漢謀親自致電慰勉吳耀波,委任吳爲南澳警備司令、洪之政爲南澳縣長兼副司令。

然而,在日寇集中兵力、火力的侵犯下,義勇軍衆寡懸殊,傷亡過大,最後被迫將主力撤至黃花山、西山、長畔村等地,繼續抵抗。日軍海、陸、空三軍出動,強攻黃花山,飛機、艦炮向義勇軍陣地猛烈轟炸。南澳一戰,從7月10日至8月上旬約30天,我義勇軍斃傷日寇近400人,擊沉炮艇1只,擊落飛機1架,南澳官兵及自衛隊員大部分壯烈犧牲,只有少數人脫身返回大陸。

這一場抗擊侵略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震驚中外,被當時的媒體譽爲“廣東抗戰精神”, 它是軍民合作抵禦外敵的範例,國民黨軍委會將抗戰時期最高勳章“青天白日勳章”授予吳耀波。當年抗戰的主戰場就在黃花山。

南澳的相思樹,一種國仇家恨的刻骨銘心

爲了紀念先烈,弘揚正氣,“英魂毅魄,萬祀流芳” 抗日英烈墓紀念碑和南澳抗日紀念館就坐落在黃花山龜埕。每年的清明節,滿山黃花盛放,碧血黃花格外惹人緬懷。南澳島的碧血黃花,很自然讓我想起廣州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黃花崗的黃花特指菊花,而南澳島的黃花則是臺灣相思樹。

相思樹產自臺灣,在中國的古文獻之中卻有着悲情的傳說。傳說春秋戰國時期,宋康王垂涎其舍人韓憑之妻何氏,強奪之,韓憑不堪欺辱,自殺明志,其妻何氏也投井自殺,死前留下遺言,乞求與夫合葬。康王惱恨之,故意將兩人拆開分葬,不料兩墳各生一樹,兩樹相互守望,根枝交錯,又有兩鳥棲於樹上,交頸悲鳴,晨夕不去。宋人哀之,因稱其木爲相思樹。

傳說中的相思樹與現實中的臺灣相思樹是否同一種,自然不可考證。這種開黃花的相思樹在我老家後山也種了一些,葉子細長,曬乾之後可以作爲燃料,活力很猛。相思樹還開一種如小球狀的黃色絨花,小時候經常用這種花來粘在眉毛間,與夥伴相互玩耍。然而,南澳島的相思樹滿山遍野集體盛開,再加上一段戰火紛飛的歷史,自有一種驚心動魄與熱血激盪。

臺灣的相思樹在南澳島的廣泛種植,我想還是有另外一個原因的。公元1647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從福建來南澳,在總兵府前榕樹下升起帥旗進行招兵,得兵勇數千人,建立起鄭家軍。從此,南澳成爲鄭成功抗擊清軍收復臺灣的重要基地。臺灣收復之後,南澳人開始移民臺灣,時至今日,臺灣的南澳籍同胞達10萬多人,人數甚至超過了南澳本島人口,而定居南澳島上的臺屬也達1500多戶。

南澳的相思樹,一種國仇家恨的刻骨銘心

人往臺灣去,樹從臺灣來。臺灣與南澳,相互往來,相互守望,兩個孤島,如兩棵相思樹,根基交錯,血脈相連,山不言,海不語,滿山遍野的相思樹爲證。南澳乃是彈丸之地,孤懸海中,卻有着剛毅正氣,從明末清初渡海到臺灣驅逐番鬼荷蘭到民國在本島抵禦東洋日寇,這股民族氣節無意切合,卻實是一脈相承。

黃花碧血,浩氣長存,英魂毅魄,萬祀流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