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歷史書上認爲,孟良崮戰役後,國民黨軍整編74師的故事就到此結束了。不過真實的解放戰爭史中,這支王牌部隊卻並沒有就立刻走下了歷史的舞臺。從1947年孟良崮後到1949年淮海戰役結束前,74師的番號依然多次出現在戰場上。其中,濟南戰役被緊急空運進來的七個連,在解放軍的戰史中也寫下了濃濃一筆。這成爲了74師最後的高光時刻。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重建

孟良崮戰役在一定意義上其實並未全殲整編74師。

戰役開始前,74師下轄的51、57、58個旅各有一個團以訓練新兵的緣由留在臨沂,並未參戰。另外,還有一個榴彈炮炮兵營和其他一些直屬、後勤部隊也逃過一劫。以上剩餘部隊近萬人。

此外,孟良崮戰役後,74師中將副師長邱維達就趕到前線組織力量清理戰場、收容人員,其中約數千傷兵散兵被收容。再加上之前的內戰中還有不少因傷住院、休假的老兵陸續歸建,以及後續陸續被解放軍釋放的74師戰俘歸隊,因此該師雖然在孟良崮戰役中損失慘重,但還是留下一口氣在的。

由於74師對國民黨軍特別是第2綏靖區的重要意義,南京國防部迅速做出了重建的決定。根據王耀武的請求,副師長邱維達接任師長。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王耀武系高級軍官合影,邱維達位置突出

邱維達是74師所剩不多的高級軍官,追隨王耀武已有幾十年,對部隊也非常熟悉。他到任後,先是把臨沂的三個新兵團以及歸隊和歸隊老兵進行了整頓,恢復重建了51旅、58旅,以裝備和訓練不錯的山東警備第二旅爲基礎重建了57旅。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而後全師開赴安徽蚌埠附近整補,依然是3旅6團建制,武器裝備也基本按照原標準配發,後被編入2兵團作戰序列。幾個月後,該師已經恢復到2萬多人,其中老兵數量接近半數,擁有步槍衝鋒槍七千餘支,機槍800餘挺,火炮近200門。

至少從紙面實力來看,整編74師已經恢復了一些元氣了。不少該師的死硬分子,也蠢蠢欲動,叫囂着要重回戰場向華野報孟良崮之仇。

援濟

整編74師雖然恢復一定實力,然而,整個解放戰場的大形勢卻朝着不利於國民政府的方向迅速發展。從濟南到徐州之間的大片土地已被陳粟率領的華東野戰軍所佔領,國民黨軍幾個主要機動兵團都被分割在幾個孤立的大城市,處處被動受限。

其中,處在最危險境地的則是74師老長官王耀武所在濟南市。由於山東戰場上連續潰敗,第二綏靖區曾經的管轄範圍只剩下了一座濟南孤城。粟裕已經指揮30萬華野大軍完成了戰役佈置,準備一口拔下這座山東省內最後一個重兵堡壘。而濟南城中的國民黨軍只有9個正規旅和5個保安旅共計10萬軍隊。而且這些部隊,有的是軍閥雜牌,有的是民團改編,戰鬥力嚴重良莠不齊。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華野攻濟部隊正在渡河

局勢危急關鍵時刻,王耀武能依靠的還是自己的嫡系部隊,於是多次要求將74師從徐州空運濟南。但由於國民黨軍不同派系勾心鬥角,徐州剿總劉峙明裏暗裏拖延此事,導致空運遲遲沒有開展。直到濟南戰役打響後,劉峙纔在老蔣的強力彈壓之下勉強同意空運。

不過已經爲時已晚。戰役一開局,粟裕就要求宋時輪兵團優先攻擊濟南西郊機場,並動用強大的炮兵進行火力封鎖。運輸機只來得及運進第一批74師官兵,就無法再進行空運。而這批兵力,僅僅是7個步兵連,總數約千餘人,相當於大半個團。帶隊的是58旅172團團長劉炳昆。

據記載,王耀武到機場親自迎接了這批自己的老部下,卻發現這7個連官兵居然連輕武器都被劉峙扣下了,理由是濟南城裏有武器。王耀武幾乎是強忍着憤怒檢閱了部隊。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王耀武

不過,這第一批部隊確實是74師的老兵精銳,在加上是在老長官王耀武面前作戰,所以精神氣確實與其他部隊不同。王耀武對這7個連極爲倚重,將其作爲預備隊,準備用在最關鍵最危險的地方。

血戰

儘管王耀武對戰局發展不樂觀,不過濟南戰役的局勢變化還是令他猝不及防。在華野的軍事政治雙重下,濟南守軍的96軍吳化文部2萬餘人宣佈戰場起義。這一變故,使得濟南外圍防線大開。

在這一嚴重局勢下,王耀武立刻調整部署,一方面收縮防線於內城,令一方面則派出預備隊緊急堵住漏洞。其中,74師這7個連被放在了核心據點商埠地區郵電大樓上。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戰後的郵電大樓

郵電大樓,又稱“第二綏靖區”司令大樓,德式建築,後經過改裝加固。樓頂配置有重機槍和山炮加固工事,各層密佈機槍射孔,火力強大且無死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巨型堡壘。

華野負責攻擊商埠地區的亦是王牌3縱。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下,3縱官兵很快肅清了商埠其他區域的守軍,但是在郵電大樓,他們遇上了老對手。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身經百戰的3縱從未輕敵。他們先是集中重武器向大樓進行了長時間的猛轟,再用輕重機槍火力封鎖射擊孔,而後又組織了精銳突擊隊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同時發起衝鋒。而國民黨軍則居高臨下以輕重火力瘋狂射擊,同時把大量手榴彈、迫擊炮彈拋到進攻部隊頭上,據說還動用了化學武器。據載,172團團長劉炳昆還在樓裏組織了74師傳統的軍官督戰隊。

郵電大樓之戰都是濟南戰役中最爲慘烈戰鬥,沒有之一。據王耀武回憶,“(守軍)轉瞬間就被打死或打傷在射擊口邊上或橫臥在窗上。這樣不斷被打死,守軍不斷地將死屍拉開或推下樓去,繼續作戰”。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華野炮兵

覆滅

實際上,由於解放軍在其他方向的迅速進展,郵電大樓爭奪的意義其實已經不太重要了。但這無疑是兩支都有優良傳統部隊之間的殊死對決,誰能壓垮對方,誰纔是獲得真正的榮耀。爲了激勵自己的嫡系部隊,王耀武還專門發佈了命令,給在大樓內指揮的劉炳昆加官進爵,提升爲少將旅長。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突擊隊突入郵電大樓

在74師的瘋狂抵抗下,3縱的傷亡無疑是巨大的。其中,從紅軍時代就參加革命的8師師長王吉文,在指揮打督戰隊的戰鬥中,就被一枚槍榴彈擊中犧牲。這是華野少有的高級將領陣亡。而雙方基層官兵的傷亡更是慘重,整個大樓內外周邊到處橫臥着雙方士兵的屍體。

據華野史料記載,戰至下午,郵政大樓的西半部只剩下了鋼筋水泥架子,守軍仍然“龜縮於樓羣內,用桌子、板凳、沙發、成袋的麪粉,堵住樓梯和走廊,阻我突擊隊前進”。而王耀武則回憶,守軍“曾數次反擊,爭奪甚烈”。

據參戰老兵回憶:此戰中,曾有一個國軍連隊百餘人被堵在一間大房間中。解放軍喊話要求其投降。但守軍卻喊:忠於王長官,誓死不降。就這樣僵持了一個多小時,解放軍終於失去耐心了,從窗口連續扔進房間6個炸藥包,將這個連隊團滅。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勝利的天平最終倒向瞭解放軍一方。隨着劉炳昆重傷被俘,守軍抵抗被徹底瓦解,紅旗終於插上了已經傷痕累累的郵電大樓樓頂。

郵電大樓最終被攻克時,王耀武已經準備化妝逃跑了。不知道那些忠於他個人並戰死的士兵們,是否決覺得這種犧牲值得?

濟南戰役,整編74師大部沒有參戰,只損失了七個連隊。不過比這七個連隊損失更嚴重的是,由於王耀武這個靠山的被俘,整個74師開始陷入朝中無人的境地,士氣大大下降,骨幹也開始軍心渙散。這支名義上的“王牌”最終在淮海戰役中徹底覆滅。

優秀的部隊,勇敢的士兵,其實國共雙方都有。但決定戰爭勝利的,僅僅是這些麼?

濟南戰役最慘烈一戰:72師損失7個連隊,卻也導致最終徹底覆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