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慢讀新書丨科塔薩爾《南方高速》:一本詭異而好玩的書

與科塔薩爾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段獨一無二的飛馳,一場華麗自由的冒險。

這世界上有一種書是讀了就“昏昏欲睡”,比如哲學、宗教、曆史……還有一種書是“不忍卒讀”的,比如慢師傅最近在讀的這本《南方高速》。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胡裏奧·科塔薩爾」,拉美文學爆炸的重要代表人物。

格非曾言:“不論是社會生活、故事形態,還是敘事技法,科塔薩爾都在不知疲倦地拓展它們的邊界。他是當代令人尊敬的敘事大師。”

而止庵也說:“當科塔薩爾有意反映這個世界時。他可以寫得入木三分;而當他要做一個現實世界的搗亂者時,他又能令人眼界大開,‘無事生非’。”

連馬爾克斯在讀到他的一本短篇小說集《動物寓言集》時便說:“翻開第一頁,我就意識到這是我未來想要成為的那種作家。”後來,馬爾克斯成了大作家,也確實成為了和卡塔薩爾同樣的高度。不過相對於馬爾克斯,我想科塔薩爾在中國並不那麼知名,起碼沒有博爾赫斯出名。

《南方高速》實際上是個小說集的集子,共包含三本短篇小說集——《祕密武器》《克羅諾皮奧和法瑪的故事》《萬火歸一》。

短篇小說《魔鬼涎》《祕密武器》,是科塔薩爾的敘事實驗作品,《魔鬼涎》剛一開篇就直接表達瞭解構意圖:“應該如何講述這個故事?是用第一人稱,還是第二人稱?抑或第三人稱複數?還是源源不斷地臆造出毫無意義的敘述方式?”

小說採用套層敘事,講述這個故事的,既是寫作者科塔薩爾,也是主人公羅伯特·米歇爾,是天空飄過的雲彩,飛馳而過的鴿子,也可以是相機,是事件本身……

“米歇爾明白,每當攝影師拍照時,相機便居心叵測地代替了他自己觀察世界的方式……當我們凝望面前的照片時,眼睛的位置和視角總是跟鏡頭的一模一樣。人們總以為這些事情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人會去深究。”

整個故事的敘事結構是鬆散的,視角不斷地切換,總是插入與情節無關,破壞結構規整性的次級元素,這種刻意的打斷和介入,顯然是科塔薩爾對於傳統敘事手段的反叛,套層視角加深了敘事主體的不可信度。

主人公羅伯特·米歇爾作為一個攝影師兼翻譯家,在外出取景時發現了一對狀如母子的情侶,在這對年齡相差甚遠的情侶間,主人公發現了他們緊張而微妙的關系,用相機定格下這個瞬間。在事後欣賞照片時,他臆想著青澀少年和久慣情場的金發女人之間可能的結局。在他的揣測中,少年可能遭遇不測,也可能和女人殢雲尤雨,相憐相惜。他說,“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有欺騙性,因為目光所及之處已經遠離我們自身......一旦預見到可能存在的欺騙性,就有可能好好觀看;在見與所見之間斟酌選擇,將事物華麗的外表層層剝去,也許就足夠了。”

沒有人知道事實上少年與金發女人的關系,更不知道藏匿車上“偷窺”的男性與他們是否有關,這一切都是從極不可靠的羅伯特·米歇爾的視角出發看到事件。而事實的真相或許就如薛定諤的貓,在沒有揭開簾幕前,誰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故事頗有幾分似博爾赫斯《小徑分叉的花園》的神祕感。

第二個集子是《克羅諾皮奧和法瑪的故事》,由《指南手冊》《奇特職業》《塑性材料》以及《克羅諾皮奧和法瑪的故事》四個部分組成。這本小書的奇妙之處,它精彩絕倫,卻無法用散文、小說這樣的體裁加以歸類,它篇幅短小,卻並不容易讀,文字密度也很高,不認真地看,很容易會導致信息的流失。通過無痕視點切換、時空嫁接、慢鏡頭定格素描、社會階級寓言等寫法,卡塔薩爾打造出一種細枝末節盡現的超級現實主義。它的魔幻感,並不來自於新奇的幻想情節,而在於繁瑣又迷人的腔調。

《指南手冊》裡,卡塔薩爾對某些看似無需多言的行為進行了煞有介事的介紹,他寫道,“哭泣發生時,應得體地用雙手捂臉,掌心朝內。少兒哭泣時應用外套衣袖擦臉,置身於房間的角落處尤佳。常規哭泣時間:三分鍾。”在《上樓梯指南》中,作者指出,“上樓時一般應面對樓梯,因為側身或者背對樓梯進行將産生相當程度的不適”。

《奇特職業》裡,卡塔薩爾則記錄了“一個奇特的家庭”,裡面住著的奇特而古怪的人。比如“大堂兄”為了“對抗實用主義和追逐功利的可憎傾向”,拔地三尺,拆掉了整棟樓的水管,只是為了找到那根他打過結的頭發;比如被恐懼牢牢攫住的姑媽,她整天擔心仰面摔倒而不敢移動腳步,從廚房走到臥室足以花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再比如“我們”一家子在別人的葬禮上越俎代庖,在家裡養一隻老虎,在後花園裡建立一個絞刑架。

《塑性材料》充滿奇思妙想,科塔薩爾時而將視角對準那些細微之物,並發現它的荒誕;時而講述一個寓言般的故事,而你永遠也看不懂。比如他寫一份日報的一天,怎樣被打開,被閱讀,被丟棄,再被拾起。他寫一把藏在家裡的殺人用的扶手椅,孩子們總是淘氣的邀請客人坐上去。

《克羅諾皮奧和法瑪的故事》則更加有意思,科塔薩爾在多篇文字中講述了許多關於克羅諾皮奧、法瑪和艾斯蘭薩的事蹟,但很顯然,他們仨並不是三個獨立的人,倒像是三個物種,在小說裡,有很多的克羅諾皮奧,很多的法瑪和很多艾斯蘭薩。科塔薩爾並沒有詳細的描述,我們只知道克羅諾皮奧是些“綠色又濕潤的家夥”,而艾斯貝蘭薩是空氣中“閃光的微生物”,關於法瑪,連這樣的描繪也沒留下。他們去商店購物,去旅行,去探險,從事醫生、郵局職員、行刑隊員、無線廣播局局長等工作。他們做了很多事情,但實際上,我們的對他們一直一知半解。

第三個集子還沒看完,就不一一敘述了。

總之,閱讀科塔薩爾的最大樂趣,還是他獨特的講故事的方式,和他層出不窮的腦洞,也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想象力。這是一本詭異而好玩的書,如果你喜歡短篇小說,非常推薦。

作者

About the author

胡里奧·科塔薩爾(Julio Cortázar,1914-1984),阿根廷著名作家,短篇小說大師,拉丁美洲“文學爆炸”代表人物。1914年出生於比利時,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長大,1951年移居法國巴黎,1951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說集《動物寓言集》。著有長篇小說《跳房子》,短篇小說集《遊戲的終結》《萬火歸一》《八面體》《我們如此熱愛格倫達》等。1984年在巴黎病逝。

聯合推薦

Recommendation

閱讀《南方高速》時,我的心情激動不安,第一次感覺到敘述的激情和語言的慣性,接下來我就模擬着它的腔調寫了《售棉大路》。這次摹仿,在我的創作道路上意義重大。——莫言

任何不讀科塔薩爾的人命運都已註定。那是一種看不見的重病,隨着時間的流逝會產生可怕的後果。在某種程度上就好像從沒嘗過桃子的滋味,人會在無聲中變得陰鬱,愈漸蒼白,而且還非常可能一點點掉光所有的頭髮。——巴勃羅·聶魯達

科塔薩爾發現了孤獨中的不同尋常,順理成章中的荒謬,教條規則中的意外,以及平淡無奇中的奇蹟。沒有人能以文學的方式讓日常生活中的陳詞濫調和乏味庸常得到如此的昇華。——巴爾加斯·略薩

《南方高速》由南海出版公司2017年10月1日出版,慢書房已上架,慢候收藏。

—FIN—

書評丨德維

圖片丨雨花

排版丨慢師傅

編輯丨David Lincol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