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国的皇后,马皇后没有那些后宫妇人的目光狭隘,相反她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女子,在皇帝征战期间,她一直帮助皇帝打理好后方,不仅如此,她还时刻劝谏皇帝要收敛自己的性格,不要暴躁,多疑,所以,在朝臣的心中马皇后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一代贤后。在古时,虽然物资匮乏,但位高权重的人基本上都能享受到丰富的资源,不论是米面,还是说蔬菜瓜果,虽然皇宫也有赏赐,但一般来说都是很贵重的水果,而且量都比较大,不至于说是一个或者两个,一个是为了不失皇家风度,一个是为了彰显对于臣子的重视,所以,一般不会用梨或者枣来赏赐人,所以,更别提只拿一个梨和两个枣这样小家子气的东西了。

得国之正,莫过于汉明。汉朝和明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得国最正的两个大一统王朝,两个布衣提三尺剑南征北战登上九五之尊,但是这两个开国君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残杀开国功臣,刘邦除了韩信英布彭越,朱元璋也杀掉了大破北元的蓝玉,杀掉了论将之功当属第一的傅友德,李善长等人。狡兔死,走狗烹,为他家卖命打天下,九死一生换来的荣华富贵却也如同过眼云烟,这种鸟尽弓藏的行为虽然从臣子的视角来看很是寒心,认为此开国皇帝是一个过河拆桥,无情无义的人,但我们若从皇帝的角度去看此行为,却又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因为到了和平年代,这些功高震主的跋扈老将,确实于朝廷而言并非好事,而是一个隐患,毕竟为战争而生的他们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重启战端,武夫乱国的例子历史上也有不少,因此将军本是太平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不外乎如此!

刘伯温,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谋士,没有他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朱元璋不可能十几年就可以一统天下,可这个在乱世之中被朱元璋屡屡佩服的谋士,到了天下大定时,朱元璋对他心里的忌惮,也不是一丁半点。开国之后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一时间闹得是人心惶惶,刘伯温也害怕那天皇帝就要了自己的小命。众人是如此,刘伯温更是如此,担心总归是担心,可若刘伯温不顾朱的猜忌冒然离开,皇帝便一定会怀疑他的,但若是不离开,皇帝一定会对他下手,所以,走或是不走一时之间成了两难的问题。就在刘惶惶不可终日时,他接到了马皇后的礼物,一梨两枣,当他看到这个东西时,他很快就明了,当即激流勇退告老还乡。你们一定会问,为何马皇后送来这个东西后,刘就会离开,别急,且听我分析。

一,熟知皇帝的品性

作为皇帝的枕边人,马皇后可谓是熟知皇帝的性格,所以,她可以从皇帝的一言一行之中推算出皇帝的所思所想,从而判断皇帝下一步要做什么,会怎么做,从而防患于未然。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马皇后是不会突然造访,更不会无缘无故的给刘送礼,因此,刘从马皇后的礼物中推算出自己大难将至,必须远走高飞。

二,马皇后的个人魅力

作为一国的皇后,马皇后没有那些后宫妇人的目光狭隘,相反她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女子,在皇帝征战期间,她一直帮助皇帝打理好后方,不仅如此,她还时刻劝谏皇帝要收敛自己的性格,不要暴躁,多疑,所以,在朝臣的心中马皇后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一代贤后。

尤其是在开国之后,马皇后的表现更是让朝臣赞叹有加,除此之外,马皇后还极其爱惜人才,所以,她劝刘快些跑必定是不忍看刘惨死于刀刃之下。

三,此物本身的意思

梨顾名思义是通离开,而枣通早,两个枣加一个梨的字面意思是早早离开,这样的解释也不是没有依据的。

在古时,虽然物资匮乏,但位高权重的人基本上都能享受到丰富的资源,不论是米面,还是说蔬菜瓜果,虽然皇宫也有赏赐,但一般来说都是很贵重的水果,而且量都比较大,不至于说是一个或者两个,一个是为了不失皇家风度,一个是为了彰显对于臣子的重视,所以,一般不会用梨或者枣来赏赐人,所以,更别提只拿一个梨和两个枣这样小家子气的东西了。刘是跟着皇帝南征北战数十年的老人,所以,他熟悉皇帝的脾性,而且他还是个足智多谋的人,联想起身边这么多的前车之鉴,以及皇帝的所作所为,一定会造作防范。

所以,当皇后送给他这些东西时,她一定是知道了些什么,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的举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