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11日電(記者董小紅)走路、跳躍、呼吸……這些常人做起來再簡單不過的事,對他們來說,卻並非易事。

在醫學上,這部分人被定義爲肥胖症患者。體重指數是目前比較普遍使用的一個肥胖指標,體重指數的計算方法爲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目前我國成人體重指數在18.5-23.9範圍內爲正常,體重指數大於24爲超重,大於27爲肥胖。過度肥胖除了影響外形,還會引發一系列疾病,甚至可能讓人命懸一線。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記者走近過度肥胖羣體,傾聽他們的故事,瞭解防治肥胖的最新方式。

“經常被人說胖,真的很傷心。”成都姑娘小利(化名)無奈地說。結婚前她的體重就有150斤,之後越來越胖,現在已經達到265斤。肥胖讓她走路都成問題,還合併出現了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兒子現在才3歲,我真怕自己哪天突然就不在了,他咋辦?”作爲母親,支撐她走下去的是陪孩子長大的信念。

“在臨牀中,大約1/3的就診肥胖患者存在一定的負面情緒問題,尤其是產後肥胖的女性患者,還可能因此誘發抑鬱症。”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肥胖與代謝性疾病中心主任劉雁軍說,對於這部分患者,除了治療,還需要心理干預,通過多學科綜合發力,才能真正幫助患者實現身心健康。

“因爲太胖,我已經很久沒拍過照了。減重後我想跟兒子一起拍張好看的照片,發到朋友圈炫耀一下……”小利充滿期待地說。

湖北武漢市民黃鑫(化名),身高1.69米,體重卻達到532斤,因爲肥胖出現了心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暫停等一系列問題。

“曾經,我都不敢照鏡子,甚至想過結束生命。”黃鑫說,過度肥胖讓他沒有信心面對未來。

2017年,他從武漢輾轉來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接受減重手術。手術涉及10多個科室,參與的醫護人員就有100餘名。“第一期手術通過微創技術,將他水袋狀的胃改造成了細長的香蕉狀。”劉雁軍說,手術同時切除了一部分胃裏的分泌細胞,抑制飢餓感,由此達到控制飲食的目的。

現在,黃鑫的體重下降至310斤。爲了進一步幫他迴歸適宜體重,醫院近期將爲他進行減重二期手術。

“肥胖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科學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劉雁軍說,現在不少患者對肥胖缺乏正確認識,也不瞭解科學的減重治療方式。目前,80%以上的肥胖患者可通過生活幹預、藥物治療、運動康復等形式減重,而過度肥胖患者則需通過減重手術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記者瞭解到,早在2011年,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便開展了首例外科減重手術,8年時間已經幫千餘名過度肥胖患者減重,但達到手術指徵並進入手術環節的患者僅佔就診患者總量的10%。“肥胖患者要及時就醫,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科學治療。”劉雁軍提醒說。

“現在,我對以後的生活又有期待了。”正在等待第二次減重手術的黃鑫說,他正拿着手機瀏覽購物網頁,準備買一些新衣服在手術後穿上。

劉雁軍還提醒,肥胖患者減重應主動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管住嘴、邁開腿”,在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不能盲目相信各類減肥廣告;對於體重指數過大的過度肥胖患者,運動鍛鍊時還要注意循序漸進,剛開始鍛鍊時不應操之過急,避免關節受傷。

作者:董小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