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我们不否认有些企业通过大量公转私方式来偷逃税款,如果以不合法的手段通过公转私把公司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涉及偷税,其实这种行为不管是否纳入大额交易报告,都是有税务风险的。2月12日,央行重磅发布的《关于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通知》(银发[2019]41号)政策中,非常明确:加强银行账户资金管控,取消开户许可证。

2019年开始,企业私人账户的每一笔交易,都能够被查清。企业私人账户一旦被稽查,不仅要补税缴纳罚款,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私人账户大额交易是重点关注的对象,但什么是大额交易?

根据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大额交易 为:

(一)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二)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含20万美元)的款项划转。

(三)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含10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

(四)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

累计交易金额以客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支出单边累计计算并报告。

公转私?大额交易?企业人都必须要重点关注!

政策一:

2019年央行关于非银支付机构开展大额交易报告的新规施行,支付第三方机构付这些账户5万元以上的大额交易要上报了。

这个通知施行后意味着,个人账户的大额交易及流水异常将接受央行监控管理;这之中,不仅仅包括银行账户收支情况、网络银行收支记录,还将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非银支付机构的记录。

今后,我们个人用支付宝或者微信购物消费达到5万块钱以上、转账金额达到20万以上,就有可能被列入大额可疑交易进行监控。

政策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9〕1号),明确:2月1日起,严惩虚构支付结算,公转私套取现金,支票套现!

政策三:

2月12日,央行重磅发布的《关于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通知》(银发[2019]41号)政策中,非常明确:加强银行账户资金管控,取消开户许可证!2019年底前完全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

2019年,个人银行账户转账管理将会更加严格了。特别是那些通过私人账户向员工发工资的老板,一定要注意!我们有案例可以体现:

经原广东省广州市国家税务局北区稽查局检查,发现广州市荣森服装有限公司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采取偷税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245.22万元。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其处以追缴税款245.22万元的行政处理、处以罚款122.61万元的行政处罚。

即便是几年前的账,在2019年依旧可以查的清清楚楚。所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公转私?大额交易?企业人都必须要重点关注!

财务人注意了!一定要明白这7件事!

一句挣着卖白菜的钱,却操着卖白粉的心,说出了多少财务人员的心声!除了上面说的之外,作为财务人,还要明白以下7件事,珍爱自己的羽翼,让自己远离职业危险!

1、提醒各位财务人,一定重视自己的信用!

税务系统里法人、财务、股东的信息正在逐步和公安、工商、银行、劳动等部门联网,如果被列入“黑名单”,社保、医保、出入境、贷款等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提醒各位会计人,一定要重视个人信用!会计人员信用状况已变为“会计人身份证”,一旦出现信用污点,你会发现以后换工作或者个人的生活都举步维艰。

2、杜绝假账,远离严重失信人员“黑名单”!

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会被列入严重失信人员“黑名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3、拒绝假账、偷税逃税企业,尽量去正规企业!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金税三期上线以来,企业做假账,偷税逃税已经无处遁形,一旦被大数据系统筛查出来,税务局会查近三年的所有税种,决不姑息!

对于财务人来说,为了那点微薄的工资赌上职业前途实在是划不来。

4、个人的证件不要随意外借!

有朋友想借“会计证”“身份证”用一下,到底要不要借?能不借就尽量不借!不是说没有人情味,可是如果一旦被牵连,后果十分严重!

现在已经是税收实名制,会计人的姓名、身份证件、手机号码、人像信息都会被记录在案。企业合法经营还好,一旦有违法行为上了“黑名单”,连哭都来不及了!

5、会计证书不要随便挂靠,以免因小失大!

有的会计人觉得工资太低了,想通过证书挂靠额外增加一点收入。在这里要提醒各位一下:挂靠证书都是有风险的,而是国家不允许的!

如果你的注会证书挂靠了,事务所用你的资质做审计工作,签的是你的名字,你知道他们做的事合法还是不合法?

如果是违法的事,你能脱得了干系?为了这点小钱真的值得吗?准备挂靠的会计人要三思啊!

6、兼职会计一定要警惕风险!

兼职会计越来越火爆,但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多数兼职会计一天或几天便做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一年的账,导致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准确、及时反映。

企业申报纳税时只能采取预缴或估算当期销售额和盈利情况,致使应缴税款难以及时足额申报入库。兼职会计通常仅依据企业老板提供的凭证做账,对企业的经营情况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按企业老板意图做假账,帮企业逃税!这风险能不大么?

7、会计离职后,及时办理财务人员信息变更!

财务人要注意,在与前公司进行离职交接时,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为公司财务负责人,如果是,务必去税务局进行财务负责人变更,否则将影响到下一家单位的纳税信用等级!

公转私?大额交易?企业人都必须要重点关注!

公转私就一定是逃税吗?

前面讲了那么“公转私”的风险是不是吓到大家了?客观的讲,谨慎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也没必要过度恐慌。好像从来没有听说,公司的公账不能向个人账户转账,更没听说过,公账向个人账户转账了就是偷税这种奇葩论断。

所以,一些标题党所谓的公转私=偷税,公转私将被严查了,其实也就是吓吓小白而已。

1、取消开户许可证,加强“公对私”管理这个政策仅仅是试点地区的政策,并非全国的政策,而且该政策也仅仅是加强试点地区基本户“公对私”的管理,并没有说不允许公对私转账。

2、大额转账银行监管并不是什么新规,2017年《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就开始实施了,而且大额交易报告并不等于被税务稽查,银行机构不是税务机关,银行是不会去深入挖掘大额交易的涉税问题。

3、公转私普遍存在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个人备用金支取、员工费用垫付后的报销、自然人投资者的分红、自然人和企业的借款等等,这些都会涉及公对私的转账,转账金额有大有小,如果是正常业务,没有以偷逃税款为目的,根本不需要担心。

4、我们不否认有些企业通过大量公转私方式来偷逃税款,如果以不合法的手段通过公转私把公司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涉及偷税,其实这种行为不管是否纳入大额交易报告,都是有税务风险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得出不允许公转私,公转私必被查,公转私等于偷税的论断。

更多企业管理知识、创业服务可在广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获取,平台提供创业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一站式企业服务,可在平台官网进行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