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將這段珍貴的時光過得更有意義和價值,留下更多回憶和思考,成都市實驗小學就爲畢業班的孩子送上了一份暖心的畢業禮物——“童年課程”,讓孩子們在這一週的時間裏,完全丟掉課表安排,走出教室,去到四川科技館探索未來、成都博物館追溯歷史,同時還回到了幼兒園重溫童稚時光,聆聽成長拔節的聲響,踏進了初中學校的大門,提前感受即將到來的中學生活,更有10門豐富多彩的走班課程,來讓孩子們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表示,“童年課程”是學校專門針對畢業班學生設置的以“童年·成長”爲主題的課程組羣,它將回憶、嚮往、興趣、愛好、分享等元素融爲一體,意在讓學生用一週時間去印記童年時光,體會思考“成長”的意蘊與內涵,並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逐步建立起更爲開放的學習方式,即學習時空無侷限,知識生活無邊界,混齡混班無界限。

還有一個多月,小學畢業班的孩子就將告別母校,告別天真爛漫的童年,然後轉身踏進新學校的大門,迎來新的成長階段,對於孩子們而言,剩下的這段小學時光顯得格外珍貴。

而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將這段珍貴的時光過得更有意義和價值,留下更多回憶和思考,成都市實驗小學就爲畢業班的孩子送上了一份暖心的畢業禮物——“童年課程”,讓孩子們在這一週的時間裏,完全丟掉課表安排,走出教室,去到四川科技館探索未來、成都博物館追溯歷史,同時還回到了幼兒園重溫童稚時光,聆聽成長拔節的聲響,踏進了初中學校的大門,提前感受即將到來的中學生活,更有10門豐富多彩的走班課程,來讓孩子們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

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

遇見未來 穿越時空

這一週六年級的孩子們玩嗨了

5月7日到5月11日這一週,成都市實驗小學的課表對於該校六年級的孩子們來說暫時失去了效力,因爲大家領到了一份全新的課程安排,包括“走進中學”“泡館課程”“回到幼兒園”“童年嘉年華”“電影課程”和“小學生大課程”等。其中,除“小學生大課程”學校採用了搶課走班的方式進行以外,其餘課程六年級的全體學生均是全體參與。

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

“走進中學”課程,孩子們去到了樹德實驗中學和石室聯中,提前瞭解中學生的學習安排,聆聽學長學姐們的分享,爲自己即將面對的中學生活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

“回到幼兒園”課程,孩子們則分批去到了天府幼兒園,重溫曾經的童稚時光。滑滑梯、圈圈操……大家玩得不亦樂乎,同時,作爲大哥哥大姐姐,孩子們還承擔起了照顧小弟弟小妹妹的任務,爲他們剝水果、擦汗水、講故事、唱歌、跳舞、彈琴,在與小朋友們的嬉戲中體會自身角色發生的變化,從而更加清晰地感受自己的成長。

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

“泡館課程”中,大家走進了四川科技館和成都博物館,一邊“遇見未來”感受科技的力量,一邊“穿越時空”追溯成都的文化歷史。“我們的‘泡館課程’並非讓孩子們走馬觀花地看一遍,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春秋遊’,而是一種有任務驅動的深度學習。”成都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劉曉虹介紹,學校希望孩子們能夠通過“行走”,樹立起學習無邊界的意識,在玩耍中獲取知識,在合作探究中發現知識,而“這些都是未來應該有的學習方式。”

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

此外,以搶課走班方式進行,主要在每天下午開展的“小學生大課程”,包含了棒球、籃球、雅園私房菜、手繪青花瓷器、創意木作、STEAM科學實驗課、攝影、3D動畫、遊戲化趣味編程、建築城市與文明等種類豐富的10門課程,來讓孩子們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

印記童年時光

體會思考“成長”的意蘊與內涵

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

“小升初是孩子們對小學時光的一次總結,而這個總結不應該只是學業上的,它應該涵蓋更多方面的思考。”說起這次“童年課程”的設計初衷,劉曉虹副校長解釋道,其中讓大家回到幼兒園和走進中學,“一方面主要是基於孩子對未來學習的憧憬和嚮往,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孩子們在從‘依賴’和‘被依賴’的角色轉化中,感知自己的成長。”

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

在小升初這一關鍵時期,一週時間打亂正常的課表,讓孩子們去進行“童年課程”的探索,這是否會影響老師正常的教學進度?對此,劉曉虹副校長表示,學生的內在成長才是真正的成長,而且學習這件事並不只是發生在教室內,真正的學習應該是多樣化、多形態的,這一點對於孩子們來說,將比在教室內學習一週的文化知識更具價值,因爲它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

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

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表示,“童年課程”是學校專門針對畢業班學生設置的以“童年·成長”爲主題的課程組羣,它將回憶、嚮往、興趣、愛好、分享等元素融爲一體,意在讓學生用一週時間去印記童年時光,體會思考“成長”的意蘊與內涵,並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逐步建立起更爲開放的學習方式,即學習時空無侷限,知識生活無邊界,混齡混班無界限。

丟掉課表,一週“不上課”,成都這所小學給了畢業班孩子一份最暖心的禮物

此外,李蓓說:“整體建構、深度思考、多維合作、項目展示等,都應該是未來學習和工作的新樣態,可以說,我們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植嵌入到了‘童年課程’的始終,希望以多彩童年爲孩子們的精彩未來奠基。”

成都商報記者張瑾 見習記者 應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