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49歲開啓創業人生,靠最土最笨的方法,拼出70億身價,不打廣告,不促銷,不融資,更不上市,她是陶華碧,老乾媽的創始人。

人生的路最難走,但還是要走下去

陶華碧是苦孩子出身,她5歲操持家務,10歲就靠背黃泥巴賺錢,“100斤賺3毛。”

20歲那年,丈夫又因爲病逝散手人寰,只留下她與兩個年幼的孩子。

爲餬口,陶華碧靠撿來的磚頭、油毛氈以及石棉瓦,搭建了一個小店,賣涼粉。

當時,涼粉需要到油榨街才能買到,但是公交司機總嫌陶華碧的揹簍佔地,不讓她上車。

沒有辦法,陶華碧只好背上80斤重的東西,步行5公里回到所在的龍洞堡。

金融學高級課程班(符合條件可申請博士學位)

肩周炎、關節炎、頸椎病都是在那個時候落下的。而且,由於長期浸泡在涼水裏,陶華碧的指甲全部鈣化,雙手一到春天就脫皮。

不過,經營涼粉,陶華碧很有一套。別人放的調料是胡椒、味精、小蔥,她放的卻是自家的麻辣醬。

而且,價格還比別人低2毛錢。

很快,方圓3公里的中小學生成了小飯店的常客。

一個念頭,誕生一個品牌

到後來,很多客人指定要喫麻辣醬。

俗話說“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一來貴州多雨,喫辣椒可以驅寒。二來貴州地處山區,相對閉塞,飯菜缺油少鹽,辣椒正好可以調味。

所以,到了1993年底,陶華碧對麻辣醬用了心。

辣椒選用的是六盤水特有的小米椒、朝天椒、炮彈椒,“辣中帶香,色澤透亮”。

工藝採用的是傳統工藝,醬豆子加上牛油、辣椒、麻椒,放入鍋中小火慢熬。

1994年正好趕上貴陽修省道,來往司機對陶華碧製作的豆豉辣醬、香辣菜等小喫大加讚賞。到後來,有人專門開車去買麻辣醬。

很多時候,涼粉剩一大推,但是麻辣醬卻做多少都不愁賣。

於是,1996年7月,陶華碧索性租了雲關村委會的兩間房子,辦起了辣椒加工廠。這年,她49歲。


寧可人人負我,我決不負人人

那麼,老乾媽一天能賣出130萬瓶,她有什麼祕訣?

第一是能調衆口。老乾媽共有油辣椒、香辣醬、風味豆豉等14種口味,愛喫辣的人覺得過癮,不愛喫的人覺得刺激,大夥都滿意。

老乾媽不僅能走進家庭,更是走進餐廳。換其他辣椒?口味完全不一樣,所以很多餐廳都成了陶華碧的鐵桿粉絲。

第二是物美價廉。規格210-218g的,價格鎖定在7-10元之間。放眼望去,李錦記340g風味豆豉醬定價在19元,而小康牛肉醬175g定價在6元附近。

也就是7-10元,老乾媽沒有對手。

而且,由於老乾媽20多年價格都非常穩定,所以就形成了贏家通喫的局面,“低於老乾媽的沒利潤,高過老乾媽沒市場。”

第三點是合作共贏。陶華碧自己是出了名的節儉,出門辦事擠公交,兜裏揣2個饅頭做午飯。

但是,她對經銷商非常大方,不僅按月結款,而且超過任務的就有額外獎勵,以前是捷達,後來是寶馬。

所以,就算陶華碧不促銷,不打廣告,經銷商還是心甘情願拿着票子上門等貨。


陶氏風格

“幫一個人,感動一羣人;關心一羣人,肯定能感動整個集體”。公司有1300個員工時,她能叫出60%的人名。

2005年之前,每個員工結婚,陶華碧必定要親自當證婚人。

“我不欠別人的錢,別人也不能欠我錢,”陶華碧唯一的一次貸款是發達之後,銀行託人找上門的。

自創業以來,陶華碧堅持現款現貨。所以,想拿下老乾媽的省級代理,首先是賬面現金流要好,“要給總公司一兩千萬的保證金,證明你有這個實力做代理。”

產業經濟學高級課程班(符合條件可申請博士學位)

“不融資,不上市,不跨行,”得益於現款現貨,陶華碧手裏有高達數十億的現金流。

憑藉好口碑,她的身價一度高達70億,順帶解決了800萬貴州農民就業問題。

神祕人接盤?

可2017年的《胡潤百富榜》並未出現陶華碧的名字。事實上,

她早在2014年就把股份轉讓了,退居二線。

但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該公司的股東出現了李貴山跟李妙行,小兒子李輝不在其列。

陶華碧撤了,老乾媽會上市?這樣的傳聞不脛而走,對此,陶華碧的祕書曾對媒體表示,“上市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我教育兒子,就好生生做人,好生生經商。千萬千萬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貸款,保證子子孫孫做下去。”

寧願慢一點,穩一點,保險一點,也不貪大求全,這樣的企業家還多嗎?

精彩人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