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基礎其實是非常考驗美學知識和文藝常識積累的科目,在讀考研指定書目的基礎上,還要自己補充宗白華的《美學散步》,葉朗的《美學原理》,李澤厚的《美的歷程》,朱光潛的《談美》,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等書目,而這一切,小羅師哥已經貼心地爲我們準備好了。二戰編劇mfa,初試381的分數我已知足,複試成績雖然沒有達到我對自己的要求和理想的標準,但是“擬錄取”三個字已經像一塊免死金牌,讓我有機會在我理想的學校去彌補我從前想要偷過的懶,耍過的小聰明和犯過的錯,只能說我是非常幸運的。

風雨中傳路:三跨二戰中傳編劇mfa——考研,就是一場與自己的博弈

其實本來,我想過要用很多看似熱血沸騰的詞彙,渲染一下我這兩年的考研史有多麼勵志,多麼苦逼,多麼狗血,有多少酸甜苦辣,多少心酸苦楚。

只是,當我整理着兩年的筆記,翻看着兩年的書本,不禁被我自己的念頭逗笑了。

考研,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是雞飛狗跳的鬧劇,不是自我感動的苦情戲,不是醜小鴨蛻變白天鵝的勵志故事。

只是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你恰巧做出了這個選擇,然後爲你的選擇付出你應該付出的時間,心力,汗水,承擔你應該承擔的那個或許成功,或許失敗的結果。

考研是一場與你自己的博弈,你要戰勝懶惰,戰勝恐懼,戰勝猶豫,戰勝安逸,有毅然決然的勇氣去鍛造自己。

這條路很不同,畢竟高考時的選擇可能是懵懂的,而考研是你以成年人的身份做出的第一個自主的重大選擇,而這條路又沒什麼不同,無論工作還是考研,一戰還是二戰,該走的路只能你自己來走。

先說一下我的情況,我來自山東海邊城市的某所普通本科,兩年都跟着一航的全程班網課

第一年征戰編劇mfa,複試慘被刷,在經過很激烈的心理掙扎之後,決定在哪裏摔倒就在哪裏死磕到底(現在想想也真是不怕死呀)。

二戰編劇mfa,初試381的分數我已知足,複試成績雖然沒有達到我對自己的要求和理想的標準,但是“擬錄取”三個字已經像一塊免死金牌,讓我有機會在我理想的學校去彌補我從前想要偷過的懶,耍過的小聰明和犯過的錯,只能說我是非常幸運的。

畢竟我並不覺得經過一戰,二戰甚至三戰都沒有實現中傳夢的同學不夠優秀,他們可能只是還未到達屬於他們自己在某個階段的終點站而已。

01

全年計劃

1月

開始簡單涉獵相關書籍,對要考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3月

真正開始複習,跟隨師哥的網課開始系統地掌握知識,開始英語的複習。

3月——6月

大概在三,四,五,六月份都在進行基礎知識的積累工作,這個階段就是打地基的過程,地基牢固與否將直接決定你的房子可以壘得多高。

7月——8月

七八月份,初期的積累已經差不多了,把知識系統化,模塊化,進行不同板塊之間的對比學習與掌握便顯得至關重要。

師哥的強化班也在這個時候進行跟着師哥按部就班地走,是你能抓住兩個月的黃金複習期進行拔高的關鍵。

而英語,也差不多要把真題翻譯,學習兩到三遍左右,單詞也要通了兩到三遍左右。

9月

九月份,開始寫大題,一天一道,跟進師哥師姐的安排,大題必須勤動筆,多動腦,多積累

一開始寫的時候可能會很艱難,但是熟能生巧,練到十幾篇以後自然能掌握寫作的竅門。

而這時政治我也開始了第一輪複習。

10月——11月

十月份,十一月份,在寫大題的基礎上,利用框架整合案例,進行知識的簡化和精細化儘量減少背誦的冗餘內容

而英語根據個人情況開始作文的背誦和錯題的綜合整理。

政治的話一邊做題一邊回顧知識,按部就班就好。

12月

十二月份,最後的梳理心態的調整,模考的進行,逐步減少複習強度,用最好的狀態迎接考試。

02

關於藝術基礎

我兩年藝術基礎的分數都在130分左右,總結起來只要做到理好框架,做好案例,學會把相關的理論在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題中的靈活運用,考一個不錯的分數還是可以的。

藝術基礎其實是非常考驗美學知識和文藝常識積累的科目,在讀考研指定書目的基礎上,還要自己補充宗白華的《美學散步》,葉朗的《美學原理》,李澤厚的《美的歷程》,朱光潛的《談美》,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等書目,而這一切,小羅師哥已經貼心地爲我們準備好了。

我兩次考研都是從九月份跟着師哥的計劃練習大題的,從框架到案例,從名詞解釋到簡答到論述,一定要學會融會貫通,活學活用。

小羅師哥也在過程中爲我們傳授了很多簡化學習難度的方法,比如案例多用法,口訣背誦法等等,搭配師哥風趣幽默的講課方式和深入淺出的講課技巧,縱使再艱深晦澀的理論,也可以變得很容易理解。

最重要的是,這門科目切忌死學死背,要學會用審美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去感受,去體會。

美學不是生硬的理論,不是冷冰冰的數字,你能否看到揚眉帶笑的山河,能否看到嘆氣凝愁的花鳥,能否在看到浩瀚星辰時聯想到歷史長河中的偉人軼事,用他們的智慧來點亮自己思想的燈,從內而外地形成一種美學思維纔是學好這門課的關鍵,而在小羅師哥的帶領下,完全可以做得到。

當然,說再多的風花雪月,也比不過勤學苦練,兩年考試,我都從九月份開始跟着師哥寫大題,一天一篇從未間斷,兩年的論述加練筆就要不下十幾萬字,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這個道理。

03

關於藝術綜合

藝術綜合是重中之重,也是每年壓分最嚴重的科目。我兩年藝術綜合的分數都沒有很高,所以只能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學習方法。

藝術綜合條目繁多,這兩年的名詞解釋又明顯地不按常理出牌所以,全面細緻地鞏固基礎顯得至關重要。

藝術綜合名解的背誦可能是最讓人頭疼,性價比最低的事情,就像今年的“馬勒”,我在複習的過程中背了好多遍,提綱也拉過不少次,但是在後半段卻又自以爲是地把它劃到了“不會考”的行列。

於是乎,當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真是一陣懵逼,除去他是個音樂家以外,怎麼也想不起與他有關的任何知識,所以說,全面複習一定要堅持到最後一刻,絕對絕對絕對不能有任何一點的僥倖心理,不然前期的複習也會功虧一簣的。

不過背誦也要講究技巧。我在背誦的時候,先把各個藝術門類按照時間,國別和流派各自分門別類了一遍,這樣就可以從不同角度來把握知識點之間的關係。

比如,腦海中浮現出“現實主義”的時候,我會聯想到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現實主義戲劇,30年代法國詩意電影運動等,我們不難發現,雖說年代不同,國別不同,運動名稱不同,但是其內容,尤其是在特點和意義等方面的可用詞條總有相同之處。

比如“典型人物的應用”“普通人的生活”或者在電影創作手法上,“長鏡頭的運用”“非職業演員”“方言”等特點都極爲相似,所以我們在背誦時一定要掌握相關竅門。

先通過比較框架找到不同詞條之間的共性,再去補充每個詞條專屬的特性,這樣既減少了重複背誦“意義相同但是說法不同”的“無效詞彙”,又可以在共性和個性,橫向和縱向等多角度來真正掌握一類詞條。

簡答題的話師哥的綠寶書基本可以涵蓋,但是論述題在全面掌握綠寶書的基礎上,還要注意補充熱點和案例,可以關注一些傳媒相關的公衆號,比如“傳媒大眼”“知著網”等,新穎的例子也會給批卷老師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04

關於英語

Mfa是考英語二,要我說的話,英語二最重要的是單詞和技巧,在閱讀理解中,技巧甚至是最爲重要的,比如一段一題,注意“however”之類的轉折詞等,活用技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答題效果。

而單詞背誦沒有捷徑,只能每天堅持背誦,可以選擇合適的單詞軟件和單詞書來進行背誦,這個完全依據個人需求。

閱讀理解的話我用的是黃皮書,每天手寫翻譯一篇閱讀理解,總結技巧,把題目分類,再分析每類題目的個性,總結出自己的做題規律,取得一個不錯的分數還是可以的。

作文的話,除了踏實背誦沒有任何捷徑,背誦加默寫,書目可以自由選擇,把一本書喫透就已經足夠了。

05

關於政治

政治的話,我沒有特別的學習方法,就是用的肖秀榮的書和腿姐的網課,選擇一個人的課程,一個人的書目,然後喫透,政治這門課拿70分左右還是不難的。

我發現很多同學都有囤書的習慣,市面上的各個題集都買回家,我個人覺得是沒有什麼必要的,有時間重複練習,倒不如搞明白錯題

06

關於複試

談起復試,我真的是一把辛酸淚,複試真的是被刷的重災區,筆試,面試都要重視。

就拿我們編劇專業來說,初試高分被刷是非常常見的事情。總結下來,就是一定不能心存僥倖,一定不能心存僥倖,一定不能心存僥倖!!!!不然你就死定了!!!

我今年面試也是因爲冒險使用某個並沒有十足把握的創作設想而自己挖坑自己跳,差點就被摔到粉身碎骨。

我們可是研究生考試,雖說每年都有大量跨專業考生,可是不能談起專業知識就一片空白,並且面試時的一個小動作甚至都會影響到你在老師心中的形象,何況是明顯的知識漏洞,所以一定要盡全力準備好專業知識,不熟悉的領域千萬不要班門弄斧,千萬揚長避短,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就謙虛禮貌地告訴老師你會好好學習。

但是,無論怎麼準備,都可能會有想不到地方,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隨機應變,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07

關於心態

說起心態,我並不是一個心態很好的人,尤其是在短時間內的面試,非常容易緊張,然後就暴露缺點,一個良好的心態,可能會在關鍵時刻爲你帶來好運。但是相比去年,我的心態在第二年備戰中可謂是有質的成長。

第一次考研失利之後,大概五月份到九月份,是我抑鬱得最嚴重的時候,用我朋友的話來說就是“喪得不行了”。

那時每天都在罵自己沒用,爲什麼刷的會是我。原本我也想換個方向再戰,畢竟編劇專業分數高,刷人狠,人數少,我再報一年會不會也是同樣被刷的結果。

但是到確定方向的時候,我還是選擇再考一次編劇,因爲畢竟要面對接下來三年的學習生活,我不想選擇一個不喜歡的專業。

最抑鬱的時候近乎自閉,每天都在指責自己,那時候我就決定一定要把自己從這種抑鬱狀態裏拽出來。

我每天有時間就會坐上一輛公交車,到海邊走走,到離學校最遠的老城區的奶茶店買一杯奶茶,雖然現在看起來有些狗血,但是確實也讓我的心情慢慢放鬆下來。

總結來說,人要學會跟自己和解,畢竟每年報考中傳的人數就有上萬人,今年甚至接近兩萬人,而錄取的不過一千多人,初試,複試,很多時候不止拼實力,還拼運氣,拼機遇,拼臨場發揮,這麼多因素纔可以促成一個成功的結果,有時候你拼盡全力,把一樣做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當我不再苛責自己,只是去做事的時候,路走得竟然也慢慢穩健起來。

現在回想那段灰暗的日子,我總是沉溺在各種負面情緒中,高考不順,考研不順,各種不順讓我覺得自己好像一事無成,忽略了自己慢慢前進的步伐和慢慢強大的內心,忽略了自己已經前行的道路,這種充滿戾氣的完美主義讓我一度步履艱難。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註定的道路,選擇哪一條路,都會是喜憂參半,都不會一帆風順,但是當你做了選擇就不必在乎別人的眼光,不必在乎那個其實已經註定的結果,只要你無愧初心,不會後悔年華正好的時候也沒有爲自己的夢想全力拼搏過,那就足矣。

最後,我想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卓越的權利,哪怕你現在正深處泥濘,身陷黑暗,也要相信你有能力成爲最耀眼的那一顆明星,只要你願意爲之付出汗水,付出心血,願意爲那個未卜的前途承擔結果,上天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回饋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