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1歲嬰兒坐車被強行收費”的新聞上了排行榜,成了廣大網友十分關注的事件。具體經過是這樣的,在某省某市發往另外一個地方的客運車上,一名懷抱嬰兒的家長被售票員告知要求給孩子買票,而家長認爲,孩子才一歲多,況且沒有佔用車上其他座位,只是家長抱着,也要收費?售票員則稱“只要有頭有腳就收費”,售票員的這一句話,成功激起了廣大喫瓜羣衆的鬥志,瞬間正義感爆棚,送上了排行榜。爲什麼不會走路和說話的嬰幼兒也要收費?這讓廣大喫瓜羣衆想摔瓜。因爲在彩彩的印象中,關於坐車有三個收費標準:一 一米二以下的兒童免費;二 一米二至一米五兒童票價是半價;三 最後一個就是成人票。估計大家也跟我一樣的想法。據《汽車運價規則》第十二條中的規定顯示:“成人及身高超過1.5米的兒童乘車購買全票。身高1.2米以下、不單獨佔用座位的兒童乘車免票,身高1.2 -1.5米的兒童乘車購買兒童票,兒童票按照具體執行票價的50%計算。”這規定與彩彩的認知很一致,然而生活中出門做車,並不都是這樣的,時不時的就有亂收費的現象,彩彩就曾親身經歷過。

1歲嬰兒坐車被收費,售票員的所作所爲,讓廣大喫瓜羣衆想摔瓜

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週,老家有事着急回去,路程太遠,開車不安全,而火車買不到票,就坐了客車,我們一行三個大人,帶了一個1歲半,一個三歲半的兩個孩子,我曾經在售票大廳的售票窗口詢問,我的兩個孩子用不用買票,售票員清楚的告訴我,不用買票。然而當我們坐上了大巴車,車子上了高速之後,兩個孩子分別都被強制收了半價票。當時彩彩覺得很氣憤,感覺就像是遇見了“黑社會”一樣,後來家人息事寧人,交了費用。再後來被收了半價票的大寶,想要自己坐在座位上一段時間喫零食,結果被告知,沒有買全價票,禁止坐座位,孩子因此而哭鬧,害的我哄了好久才哄好……

1歲嬰兒坐車被收費,售票員的所作所爲,讓廣大喫瓜羣衆想摔瓜

當看到這幾天這個事情之後,我的滿肚子的委屈就出來了,我售票廳問過售票員,用不用買,被告知說不用,到了車上,隨車人員卻說需要售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站臺卻不是統一的收費標準,這真是讓人費解。我不是在喊冤被收費,而是喊冤爲什麼標準不統一,收就收了,不收都不收,統一口徑可好?哎!費解!弄的我這個喫瓜羣衆,有種想摔瓜的衝動。

1歲嬰兒坐車被收費,售票員的所作所爲,讓廣大喫瓜羣衆想摔瓜

在後面的評論中,也看到很多網友說很多地區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上了車再收費,其實話說回來,當媽媽的應該都能瞭解,1歲的幼兒被收費,即使隨車工作人員給一個座位讓孩子坐,孩子的媽媽也不會讓孩子單獨坐,大巴車行駛過程中,對於1歲的孩子來說安全帶起到的作用不大,因此,這樣的收費對於1歲大的嬰幼兒,有違公平。

這就是關於“1歲嬰兒坐車被強行收費,售票員的一句話,讓廣大喫瓜羣衆想摔瓜”的所有內容。最後,對於大家身邊存在的這種現象你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嗎?歡迎積極踊躍的評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