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辽史.圣宗本纪》记载“丁卯,南院大王善补奏宋遣人遗王继忠弓矢,密请求和”,要说明的是,这个时候辽军尚未抵达澶渊,就已经通过降将王继忠和北宋联络议和了,在宋辽两军在交战后,“丁丑,宋遣崇仪副使曹利用请和,即遣飞龙使韩杞持书报聘”,这个时候两国算是都同意了议和,所以说,个人觉得,这次辽军大军南下最大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以战促和。辽军的命门是北部有入侵势力,但宋不知道这个战略朋友,不能形成夹攻,真宗自己也害怕,所以想尽快结束战争,毕竟宋军并没有信心在扩大战果,两次北伐被契丹打的全军覆没,恐辽症难以忘记。

澶渊之盟是北宋初期最为重大的一个转折点,宋辽长达25年的战争就此终止,边境再无大的战役,宋辽两国享受了百年的和平,但是一直以来,澶渊之盟是屈辱的,毕竟宋军也算小胜,但是宋真宗急于议和,最终是花钱买和平。

其实从澶渊之盟就可以看出两宋的基调,这个王朝缺乏扩张的基因,宋朝领导阶级全面退化堕落,产生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挨打哲学,宋朝人口十倍于辽金夏,在农耕冷兵器时代,只要思想统一,精神强大,足以象汉唐那样征服弄域,开疆拓土,使中华提前进近代社会,甚至现代社会。可惜北宋买回来的宝贵时光没有抓紧提升经济,军事能力,以为绥靖政策可以一劳永逸。北宋亡国就是承平日久,想之当然了。只有强大才能保障和平。

但不得不说从澶渊之盟中两国所得的利益中可以看出,北宋还是占了便宜的,澶渊之盟时宋朝是兄之国,长辈,领土方面宋朝也是占便宜的,收回北方四洲,在这之后辽一直耿耿于怀,再者辽每年流入宋朝的白银何止百万,反过来想想清朝割地赔款不计其数,屈辱条约协议签1175份,澶渊之盟也算不上是屈辱条约。

《辽史.圣宗本纪》记载“丁卯,南院大王善补奏宋遣人遗王继忠弓矢,密请求和”,要说明的是,这个时候辽军尚未抵达澶渊,就已经通过降将王继忠和北宋联络议和了,在宋辽两军在交战后,“丁丑,宋遣崇仪副使曹利用请和,即遣飞龙使韩杞持书报聘”,这个时候两国算是都同意了议和,所以说,个人觉得,这次辽军大军南下最大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以战促和。多说一句,在《宋史.真宗本纪》记载着,澶渊之盟前“契丹攻瀛州,知州李延渥率兵败之,杀伤十余万众,遁去”,感觉此战战绩是不是夸大了,如果辽军已经伤亡10余万,应该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再度集结大军南下了吧?

其实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两个国家都有顾虑,宋朝的底牌已经出完了,真要打下去宋军未必有必胜的把握,辽军是战斗失败,但战略仍然处于优势。宋军是战斗胜利,但战略处于劣势。辽军的命门是北部有入侵势力,但宋不知道这个战略朋友,不能形成夹攻,真宗自己也害怕,所以想尽快结束战争,毕竟宋军并没有信心在扩大战果,两次北伐被契丹打的全军覆没,恐辽症难以忘记。再者澶州城里虽有三十万宋军,围城的辽军不足十万,但是辽多为骑兵宋多是步兵,所以宋军很难形成追击战和歼灭战。一旦没有形成新的战果就有可能被辽军伏击,再次战败。辽军是主将被射死短时间群龙无首,但是主力还在,一旦有新的主将出现,局势变化犹未可知。

而辽国再打下去就必须出动本土部落军队,如果战事不顺也有可能动摇耶律部落的中央政权统治,而且澶渊之战的出发点或许就是辽对前两次北宋的大规模北伐的一次战略反攻,就是逼迫北宋能够停止对辽国的大规模征讨,并不是对北宋的战略进攻,说白了,辽国也承担不了北宋再一次大规模的北伐之战,所以双方都没有再打下去的理由,毕竟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只能说宋太宗都对付不了契丹,就不要指望后人了,后人也没出现超越祖宗的皇帝。打不过就和,保证了自己的生存。对比明末,明军已经无法消灭满清,从他爷爷到崇祯,一直打仗,东北筑城,耗费无数财力,人力,结果一直退缩,终于激化内部矛盾,在天灾腐败的作用下,李自成钻空子进了北京。花钱买和平和杯酒释兵权异曲同工,澶渊之盟给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和平,可惜子孙不争气,本来花小小的一笔钱雇了一个保镖大辽,为了贪小便宜非要引狼入虎,和别人合伙杀死自己保镖,结果来一个要命的,并且屡教不改,南宋皇帝同样的招式迎来了蒙古这个真要命的。

如果从历史走向这个角度来看,澶渊之盟就是一锅温水啊,宋辽这两只青蛙都很满意,觉得大家不用打仗日子也可以过得很舒坦,于是被山沟里窜出来的金给一锅端了,所以说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