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社高端設計沙龍,設計有約走進名人堂裝飾公司:設計工作室由五位行內資深設計師聯合創立,專注於家庭室內設計領域,定位中高端私人定製,追求極致的效果與質量,設計施工及主材全程跟蹤服務。

今天與我們相約的是來自名人堂裝飾主創始人王益露老師 湯淼老師,兩位老師同手共進在一起共同創作一起學習,今天兩位老師我們分享了他們的設計之路

設計有約——名人堂裝飾 設計創新 感悟生活

主持人: 首先請問兩位老師是如何與室內設計這行業結緣的,簡單的介紹下您的從業經歷?

湯 淼:高中學的美術專業,上大學也就順理成章的選了這門專業,07年畢業之後就一直從事這行,也就一直做到現在。

王益露:大學學的是環境藝術設計設計。本身的主修的是景觀設計。機緣巧合吧,正好家裏父母有朋友是從事這個行業.然後就在公司裏面實習。漸漸就喜歡上了室內設計,現在一做就做了將近十年。

設計有約——名人堂裝飾 設計創新 感悟生活

主持人:有人說:“如果沒有熱忱,設計師就沒有了靈魂”,但是不可否認工作做了很長時間難免乏味,二位老師是如何保持這種熱忱和熱情的?

湯 淼:如何保持熱情熱忱,畢業十幾年的感悟,剛畢業那會滿懷熱情努力去學一些前輩的知識,做了一段時間,兩三年三四年之後,剛開始的激情被消耗殆盡,開始變得麻木,驕傲自滿,覺得什麼都會,比較沒有方向。但是隨着在生活中不斷的磨練,行業中不斷的磨練,逐漸感覺在自我專長方面還是有很多方面的不足,需要去學習,需要持之以恆學習。這個時候我個人覺得就不是單單的需要熱情這麼簡單了,它需要一種持之以恆的熱忱,對於我來講這是一種自然而然呈現出來的狀態。

王益露:我覺得每個行業的人都可能會羨慕其他人的行業,厭煩自己的行業,但是我感覺設計這一行跟其他行業都不太一樣。每一個業主和每一個作品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我覺得每一次的方案對自己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也是與一個陌生人從零開始的一次交流,這樣的挑戰讓人覺得很有意思,相對就不會特別乏味。

設計有約——名人堂裝飾 設計創新 感悟生活

名人堂裝飾 作品

設計有約——名人堂裝飾 設計創新 感悟生活

名人堂裝飾 作品

主持人:二位老師覺得設計創新和感悟生活兩者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兩位老師您是否有着這樣的經歷?

湯 淼: 我個人理解我們應該把設計創新和感悟生活調一個方向,剛畢業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我要設計原創。這種積極的狀態是很好的,但我覺得應該要先學會感悟生活,而後再去運用生活中的這些體驗去做自己的設計。每個設計師是不一樣的,生活和生活的感悟不一樣,所以他們設計出來的東西都會帶有自己的色彩,所以應該是先感悟生活,而後再去創新設計。運用自身對生活的感悟,對專業的把握設計出屬於自己印記的作品,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王益露:我覺得像我們這個行業,就算從事10年以上的設計師也好,我覺得應該要達到無設計的境界。不是說對於一些作品方案都去強制性的對他進行修改和重新設計,相反站在客戶的角度儘量能做到以人爲本,輕設計,關懷業主這塊。

主持人:作爲一名家裝設計師,設計過程中 應該如何溝通 纔可以觸碰到客戶心中的夢想呢?

湯 淼:每個設計師內心都想讓自己的設計理念得到充分的展現,但有時候過分的偏執往往會進入一個誤區,要知道每個人對家的定義是不同的,我們首先要理解“家”這個名詞,業主心中對家的那份執念和夢想,而不是作爲設計師自己主觀的去給你的業主去定義,要相互多交流,尊重業主原生態的想法,不要一味 的去牴觸和排斥業主提出來的想法,千萬不能站在“我是設計師,還是你是設計師”這樣的錯誤觀點上來自我標榜。對於你的客戶,要及客戶之所想吧,在此基礎之上給客戶一些專業性的建議,合理用自己所長給客戶整體規劃就好了。

王益露:工裝可能跟甲方接觸的多一點,家裝嘛,過程中我經常會對自己說,給別人裝修的不只是一套房子,而是他以後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的家。我覺得至少有99%是站在業主的角度,然後發揮自己1%的專業知識來給他塑造一個他想要的家,而不是你想要的作品,這是我工作很多年所悟出來的經驗,或者是自己的設計準則。以前會很執着,對於方案修改可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然後會推翻業主的很多要求,總之覺得自己更專業一些,但是隨着時間越來越久,自己的就是爲人父爲人夫,相對來說更能以人爲本,覺得每一個客戶需求都不一樣,不能以一個純專業的角度來替他做很多的決定,只能是在他需求的基礎之上,用最專業的知識給他一個答案就夠了。

設計有約——名人堂裝飾 設計創新 感悟生活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設計中的創造與借鑑?您認爲本土文化會對設計產生什麼影響?

湯 淼:這個問題是一個邏輯順序的問題,好比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我覺應該先去借鑑,然後再去創造。像嬰兒一樣剛開始都是先學會爬,再走,再跑,這種成長是需要順序和時間的。設計我覺得也一樣,先學會借鑑,整合,要學會拿來主義,在借鑑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學習,最後再去自我創新。本土文化對於設計影響肯定是存在的,這就回到了創新和借鑑這個話題了,我覺得在自我專業知識儲備量到的時候,可以去把本土文化和設計相結合,可以把當地的一些文化運用到你的設計當中,這個每個城市都會有這種影響的,當然隨着社會各方面越來越趨同化,這種影響我覺得會越來越小。

王益露:這個話題應該是從入行就有中國話題。所謂的借鑑或者是抄襲,對於設計作品或者是原創的東西,大家應該尊重別人的知識與原創,同時通過自己的一些學習,把這些東西發揮到實際用處,然後讓業主或者作品得以發揮。在我看來你如果是你借鑑了別人的東西,可以註明出處或者是致敬,但是如果你是一味的抄襲,爲了商業目的等出發點,這是不可取的。

主持人: 二位老師對你們團隊新人員加入最大的期望是什麼?

湯 淼: 我覺得對新人加入,最主要要有學習精神,不管有沒有天賦,聰明與不聰明也好,我覺得勤奮和學習的精神是最重要的。善於觀察,善於學習是很重要的。

王益露:團隊是一種責任,也是相互信任的總和,人可以對自己不負責,但身處團隊,必須對團隊負責,所以我認爲,作爲團隊新人,責任心是我最看重的!

主持人: 老師非常注重團隊協作,在團隊管理和維護上,二位老師最大體會是什麼?二位老師希望自己的設計團隊是怎樣的設計團體?

湯 淼:團隊的凝聚力是很重要的,要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感,要有團隊意識,要有責任心。

王益露:這個問題與上一個問題也很相似,團隊就是個人能力的總和,即,1+1大於2,只有成員全力以赴,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設計有約——名人堂裝飾 設計創新 感悟生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