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蜀漢先主劉備不顧羣臣勸阻,執意要爲關羽報仇,留諸葛亮守成都,自己親帥大軍十萬伐吳,孫權命陸遜爲大都督帥軍五萬迎戰。劉備多次挑戰,陸遜閉門不出,諸將一看來個慫逼統帥,個個有氣,只惜軍令難違,沒兩天劉備看吳軍不上當,帶伏兵撤了,諸將一看,盡皆膽寒,方纔服了陸遜。

劉備使盡方法,陸遜就是不上當,於是安營紮寨,分散四十多營,連綿一百多里,相持七八個月,不戰不和不進不退,陸遜派人攻擊了一個營,吳軍全軍覆沒,將士們說,這不是白白送死麼。陸遜說,這些人就是去送死的。我已經找到擊破劉備的戰術了。讓士兵們每人帶一束草,先攻破一個營燒了,火勢熊熊,很快四十多個營全被燒光。蜀兵土崩瓦解,死者數萬屍骨塞滿河道,劉備半夜騎馬跑了,又羞又氣,說道,我竟然被陸遜這孫子折辱,這就是天意吧。

對於這一戰劉備如何才能取勝,後人多有反思。清代有人說,劉備傻逼啊,爲啥築營要用木頭呢,用土石不就沒事了。但是毛主席批註說,用土石也不行,因爲糧草等後勤補給跟不上。應該出湘江以西,喫敵人的糧食打運動戰,讓敵人分兵抵禦,首尾難顧,應接不暇,即可各個擊破。

毛主席評價劉備多謀少斷,不如曹操多謀善斷。劉備和陸遜的夷陵之戰與袁紹和曹操的官渡之戰何其相似。都是以多壓少,都是曠日持久,都是糧草不濟,都是被出奇兵突破,都戰敗後很快就死了。後來諸葛亮和司馬懿也遇到這種困局,不同的只是諸葛一生唯謹慎,沒讓司馬懿鑽了空子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