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人间万卷书,不如先读懂这3本。

20岁的韩寒说:“我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不高考也能成才。”

如今35岁的韩寒,经过时间的沉淀,岁月的洗礼后告诉我们:“值得学习的永远是学习两个字本身。“学习”两字,不分地点环境,是一件终老要做的事情。”

知识,让我们充实;读书,令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3本书告诉你,这才是女人最高级的活法

电影《无问西东》讲述了四个年代下,6个不同年轻人寻找自己、寻找真实的过程。

陈鹏在王敏佳身上找到了奋不顾身的爱情;

吴岭澜在泰戈尔身上找到了人生迷惘的出口;

李想在陈鹏那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以后的人好点”中找到了当担;

沈光耀在日军炮火中死去的小男孩身上找到了坚定与勇敢;

张果果在四胞胎身上找到了初心;

王敏佳在陈鹏身上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所见、所闻、所爱都将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去遇见最好的自己。

这3本书也许能帮你找到面对生活、面对爱情、面对梦想的答案。

01

《杨绛传》

3本书告诉你,这才是女人最高级的活法

有人曾致电出国留学网称:“你们为什么叫杨绛“先生”,她明明是个女的。”这句话应该道破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吧。

为什么会称一个女子为“先生”呢?

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而杨绛完全可以担当得起“先生”的敬称。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除了文学上的造诣以外,杨绛与钱钟书的婚姻更是称为教科书式的爱情,被大众津津乐道。晚年的杨绛几乎同时失去丈夫和女儿,她并没有因此倒下,而是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继续学习,整理丈夫的手稿,一个人回忆一家三口。

杨绛的一生如她翻译兰德的诗一般: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她走了,世间再无女子可称先生。


02

《撒哈拉的故事》

3本书告诉你,这才是女人最高级的活法

有人说,三毛最动人之处,在于她身上寄托着很多人浪漫漂泊的梦想,以及身体力行实现梦想的勇气。

我们每个人都想活成三毛,但我们终究不是三毛,做不到三毛的奋不顾身,做不到三毛的疯狂热烈,所以世上只有一个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讲述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生活的所见所闻,虽然讲的是一些生活琐事,但三毛用朴实细腻的言语还原了沙漠的风景,沙漠的人情,让读者身临其境,快乐与悲伤都被她的一言一语牵动着。

让这本书带着我们的心灵,去感受撒哈拉沙漠粗犷壮观和三毛的随性勇敢吧。


03

《月亮与六便士》

3本书告诉你,这才是女人最高级的活法

毛姆说:“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现代人都不敢谈梦想,觉得矫情,觉得可笑,尤其是当人到中年,褪去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丢失青年时的热血激情,对梦想更是绝口不提。如果有个中年人不顾一切遵从内心去追寻梦想,那一定被认为是个傻蛋。

《月亮与六便士》讲的就是一个40岁的男人,他有着高薪体面的工作,贤惠美丽的妻子,听话懂事的孩子,过着外人都无比羡慕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他抛下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去了巴黎学习画画。也许你会问,这不是很不负责任、很自私吗?

对,是很自私,可那又怎样呢,人的本性就是恶,就是自私。

我花了整个前半生做别人,后半生我想寻回最真实的自己,这样又有什么错呢。

“月亮”与“六便士”一个代表着诗和远方,另一个代表着眼前的苟且,是继续眼前还是选择远方?希望这本书可以为你们解答这个疑惑。

《杨绛传》

罗银胜 著

天地出版社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著

北京十月文化出版社

《月亮与六便士》

[美] 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 著

刘勇军 译

南海出版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