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爲人民服務》

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四川現代職業學院“青馬研習社”指導教師蔣建華老師誦讀的《爲人民服務》。

★ 誦讀者介紹★

蔣建華,女,漢族,中共黨員,教育碩士。現任學院黨委委員,學生工作部部長,學生處處長,青馬研習社指導教師。

2002年畢業留校,先後擔任輔導員、系辦公室主任、團委書記、學生處副處長、實習與就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先後榮獲學院優秀共產黨員、先進教育工作者、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四川省高校優秀黨支部書記等榮譽稱號。

“做一個溫暖心靈、點亮人生的教師”是她一生的追求,始終不忘初心,保持對教育的信念,對學院的感恩,對事業的執着,對學生的信心;始終秉承學院“三心八字”工作理念,始終銘記:“只有真正把學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溫暖,纔有溫度。”她以滿腔的師愛爲火焰,用真誠的微笑、灼熱的情懷去溫暖每名學生的心田。她爲人師表,愛崗敬業,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用自己言行影響、感染身邊的人。

原文節選

爲人民服務(節選)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作者:毛澤東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爲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因爲我們是爲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採用了。只要我們爲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爲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爲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着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鬥。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爲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儘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 誦讀感言★

前不久,生了一場小病,人在病中,難免考慮生死,也糾結於爲何而生,又什麼而死。同時也對於理想以及曾經的執着與堅持產生了一些質疑,對於現實也多了一些困惑。人的身心健康有時需要外界干預治療,同時也需要自我修復,閱讀經典往往能夠讓我們的靈魂得到安放。於是,又認真學習了毛澤東主席的名作《爲人民服務》,這是毛主席於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文章對於我們怎樣對待人生、怎樣對待工作中的批評、困難,怎樣對待同志很有啓發。

人總是要死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如何活,怎樣活纔有意義?評的什麼,批評得在理不在理都沒有搞清楚。其實,在事後,冷靜反思,我們又後悔自己衝動,也能發現自己的問題。所以,一個明智的人遇到批評,認真聽取他人意見,主動思過,並且有則改之,無則加冕,就一定會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如果認爲自己總是對的,總是把問題劃在他人身上,甚至怕承擔責任,有意推卸責任,那就會錯誤不斷。因爲如果我們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辨別不清是非,沒有正確與否的判斷能力。如果我們再不注意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就無法勝任工作,也不會有所作爲。由此看出,我們黨員,做人,做幹部,首先要做光明磊落的人,要善於接納他人的意見,要養成聽取他人意見的習慣。要培養自己具有坦蕩的胸懷、大度的氣質、豁達的心態、爽朗的性格,容天下之人、聽逆耳之語、做利人之事。同時,我們還要努力學習,加強個人修養,團結同事,使自己成爲一個思想高尚、樂於奉獻的優秀共產黨員,不愧於黨的培養。

文中還提到:“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看到光明,提高我們的勇氣。”教育工作就像長征,一路跋涉,一路艱辛,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是常事,對學生、對單位偶爾有抱怨也在所難免的,甚至質疑當初的選擇、質疑一路的堅持與努力,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更需要在工作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既要看到成績,又要看到工作中的困難;既要顧及到工作中所遇到的阻力,更要想盡千方百計地去解決工作中的障礙。“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在工作中充滿信心、鼓足幹勁、敬業愛崗,做一個讓學生滿意的、稱心的、充滿激情的教育事業的創業人和奮鬥者。

文中還寫道:“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我想這一點我做得很不夠,很多時候對大家工作要求多,但是關心太少,批評得多,鼓勁太少,工作中接觸得多,生活中融入太少。尤其是對我們的輔導員,這個隊伍很年輕,有很多的困惑、煩惱、壓力,也需要指向、解困、疏導和關愛,而我們更應該走進他們,走近他們,瞭解一個個活生生的輔導員,要關心他們的職業發展、思想狀態、身心健康等等,我們學校的教師,也是從四面八方走來的,爲的是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爲了教好每一個學生,老師往往無暇照顧自己的孩子;爲了幹好本職工作,無暇顧及自己的家人。這種舍小家爲大家的精神,就是爲人民服務的一種體現,這展示了我們的教師無私奉獻的崇高風尚,展示了人民教師爲人師表的風範。所以,我們更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精誠團結、共商學校發展,共謀教育發展,也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精神的一種體現。

《爲人民服務》猶如一面鏡子,讓我再次審視自己的黨性修養。通過學習《爲人民服務》也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洗禮,得到了一次淨化和昇華。在價值選擇多元化,各種思想沉渣泛起的今天,作爲黨員,我們必須要堅持“革命理想高於天”初心,將信仰融入自己的血液和靈魂,才能在面臨人生重大選擇時不迷茫,才能面對未來的各種考驗,才能做到受命忘其“難”,臨陣忘其“懼”,受惑忘其“私”。作爲教育者,我們需要用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唯有樹立並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纔不會迷失彷徨,纔會有大視野、寬胸襟、高境界,纔會“不畏浮雲遮望眼”,做到“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教育之路猶如長征,需要一路跋涉,我會帶着信仰篤定地走下去,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熱愛的教育事業!

編輯陳曉琴

責編雷媛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