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jiecoffee

|沒錯,我,就是那個寫咖啡的 , 話說我很喜歡那個天天關注我寫星巴克的粉絲,每天都看看我有沒寫星巴克(只要一提就說我黑,哈哈,真可愛),我,今天不想寫星巴克!

簡單的說,我,是個寫咖啡的小編

複雜的講,我因爲要寫咖啡,所以,要學怎麼煮咖啡,學怎麼種咖啡,學怎麼處理咖啡,學怎麼烘咖啡,還有學怎麼寫咖啡……

咖啡書,是必不可少,因爲你要寫咖啡,學咖啡最快的方法就是讀書 入門指南 | 咖啡人必備的咖啡書推薦

在過去的幾個月,咖啡工房出了一個關於豆子的專欄,把學習成果分享給大家,今天我通過這篇文章,我想簡單解釋一下,一篇關於豆子文章是如何寫出來的....

每一篇文章閱讀起來需要花3-5分鐘,可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一篇文章下來其實是需要3-5天的時間。因爲在前街咖啡,有一個企業價值觀是:精益求精 ,如果一隻豆子還沒調好曲線,寧願不上架 !

一篇文章包含很多內容:

| 產區簡介通常我在介紹豆子的產區信息,這個可以上百度,google,維基,中國咖啡網站之類尋找資料,還有一些書籍,例如世界咖啡地圖。或者會翻看一些國外的網站,尋找莊園信息,例如:,

| 處理方式、生豆分析介紹生豆的處理方法,豆子的性質,豆子的密度,含水量等等信息,這些都是烘焙前要了解的信息 。

| 烘焙分析前街咖啡建議烘焙前做好數據記錄,咖啡豆的含水量,密度,產地,處理方式,烘焙室中的烘焙環境溫度,溼度等等,計劃好你的烘焙曲線。烘焙過程中記錄有關的化學及物理變化現象,這都會幫助你更好的瞭解最終的烘焙結果並有助於改進烘焙曲線。

烘焙好的樣品放在的 ”烘焙留樣“區,並附上一份烘焙記錄表,一般有3份樣品,3條曲線

樣品規格是每袋454g

隔天早上,會杯測這些樣品,檢查烘焙記錄,在杯測表上寫上結果並給予反饋。

同樣,杯測過程中,僅僅靠烘焙師的味蕾來判斷咖啡質量的好壞,不客觀,一般要求小編,烘焙師,咖啡師一起參與杯測,這樣達到更準確的數據。(當然,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每天都能喝到很多咖啡)。

例如,杯測一隻哥斯達黎加,會分析咖啡的酸度,甜度,回甘,醇厚度,分別從幹香、溼香、啜吸風味去描述,

幹香:花香、奶油香、柑橘、檸檬、甘蔗甜

溼香:太妃糖甜感、白葡萄、野莓果

啜吸:布林、甜橙、水蜜桃,柚子、果汁感,天然的甘甜,口感乾淨,平衡度中等等

烘焙師也會對比烘焙記錄表,檢查哪些地方還做的更好,瞭解一款豆子,知道會有哪些風味變化,才能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烘焙、自檢與修正。

如果存在問題,如果豆子喝起來很苦,或者有瑕疵味,那麼又開始重複烘焙3次,直到大家都覺得滿意,纔開始下一步。

| 衝煮分析在3條曲線裏選好我們評分最好的一支豆子,咖啡師開始做衝煮記錄,衝煮記錄也是需要至少3次。嘗試不同水溫,不同研磨度,不同器具所帶來最適合這隻豆子的衝煮參數,分析所有數據,萃取得出咖啡後又是一輪喝喝喝,最後把衝着參數總結給大家參考。

所以,一隻豆子從烘焙到衝煮,走完所有程序,大概需要3-5天的時間。

最後,烘焙師給我複製一份最滿意的烘焙記錄表,咖啡師會複製一份衝煮表給我,然後這些杯測表、烘焙表、衝煮表彙總就是我的工作了....

希望以後每一篇的推送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想學什麼都可以留言給我,嘻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