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見澤是一處坐落在羣山環繞之間的僻靜村莊,淳樸的民風使得這個古老的村莊一直以來都保留着祖先時代的祭祀習俗,稱爲綿流。昭和58年的一個夏天,這個村莊迎來了一個新的居民:少年前原圭一。新的環境讓圭一有些不太能適應,但在結識了溫柔的龍宮禮奈,活潑的園崎魅音,外表孱弱卻內心堅強的北條沙都子和古手梨花後,新的生活很快便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年一度的綿流祭奠即將開始,然而在此熱鬧之際,圭一卻聽聞了一些雛見澤不爲人知的過去,以及歷年來綿流祭奠所帶來的,一人失蹤一人死亡的被稱爲“神隱”的恐怖事件。這些傳聞是虛是實?過往單純快樂的生活是真是假?作爲一名“外來者”,前原圭一出人意料的逐漸接近了某個重大事件的真相。

所有的不安和恐懼都並非故弄玄虛和聳人聽聞,只是還原,將這個世界固有的殘酷一邊濃縮又一邊放大在有序的故事裏,於是所有的人就這麼一次次地輪迴,一次次地死亡,一次次地追尋關於真相,宿命和信任的問題。

原來,即使在那些我們認爲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情感中,都在滲透着人性裏的罪惡。

整部動畫的結構比較特殊。故事從某年的六月,前原圭一轉學離見澤這個封閉的小山村開始,以梨花的死亡爲結束,一次一次地循環往復。查了一下資料,原著改編自遊戲,在原遊戲裏,大約是人物的不同活動可以導致不同的結局,這也是爲什麼動畫有如此特殊的結構的原因。每一次循環,主要人物都會有不同的命運,但是有一些內容不會變化,而這些不變的內容,便是打破這個悲劇命運輪迴的關鍵。整個劇情設置還是比較嚴謹的,沒什麼大的紕漏,唯一可以指責的,便是所謂“超自然”的輪迴設定吧。

《寒蟬》的故事之所以難懂,一是它調用了3類的力量:兇殺、超自然神力和幻想。因爲三者在動畫設置的世界裏都確實存在,觀者很難猜出三者的界限到底在哪裏,這給喜歡偵探推理的讀者增加了不少難度。我要不是提前看了劇透,也一定會一頭霧水。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是時間輪迴的話,看起來就好懂多了。其次是這個動畫有點靠隱藏重要情節來隱藏線索,這點我比較不喜歡,感覺像是導演作弊,依靠重要情節的缺乏(是徹底缺失,而且沒有留暗示),用這種方法阻礙觀者的推理,不太公平。不過動畫意在恐怖氣氛的渲染,估計反正也沒打算拍成懸疑片,所以似乎並不在意這點。而在恐怖氣氛的渲染上,動畫無疑是成功的,這也是我喜歡這部動畫的主要原因。

日本恐怖片比美國好的一點,是更注重人物心理狀態的渲染,而很少物理上的刺激。鮮血,殘殺之類的動畫裏雖然不少,但因爲風格與現實刻意拉開了距離,所以單獨畫面並不特別恐怖,恐怖的是人瀕臨瘋狂時的心理狀態。幾個篇章裏,棉流和明目的情節最好看,也最具可推理性,圭一主角的鬼隱篇對主角心理狀態的描繪最逼真。

友情——《鬼隱篇》的主題,以《罪滅篇》爲解

圭一對他的兩個好朋友怒吼:“朋友之間是不會隱瞞什麼事的!所以你們不是朋友!”

因爲他相信朋友之間是應該坦誠相見的,因爲他憎恨隱瞞,所以引發了他無窮的猜忌和被害妄想,他被幻象出的迫害中親手殺了自己親愛的朋友。

魅音和禮奈想遺忘那個悲慘的過去,所以纔不想讓圭一知道,於是隱藏導致了疑心,疑心產生了誤會,誤會衍生了悲慘的結局。

愛情——《棉流篇》的主題,以《目明篇》爲解

性格截然不同的雙胞姐妹詩音和魅音都喜歡上了悟史,之後又喜歡上了圭一。

於是她們爭鬥,折磨,殘殺,把對方置於死地。但最後你會發現詩音和魅音其實是一個人。

她迷失了,她不知道怎樣纔算是愛,她不知道到底哪個纔是自己。

親情——《崇殺篇》的主題,以《暇潰篇》爲解

父母死了,哥哥悟史失蹤了,沙都子,一個堅強的女孩用瘦弱的肩膀,擔起了所有的重負,忍受叔父非人的虐待。

她拒絕反抗,拒絕援助,她堅信只要他能繼續忍受這種折磨,哥哥就會回來。因爲,哥哥是她唯一可以寄託和依靠的親人。

爲了這份情感,她拖着弱小的身體在無盡的殘暴下頑強地活着。

陰謀&利益

悲慘的事件都是梨花的同學引起的殺人事件,但是犯人不確定,是誰殺人雖然是隨機的,但是都是又小事件引發,而且背後都有人在煽風點火。

軍國主義分子並未死絕,戰後他們仍以各種形式滲入到日本政權的高層,爲了自身的政治利益製造着慘絕人寰的陰謀。鷹野,爲了實現自己的對自己的承諾,狹隘地想法設法達到目標。這股強大的惡意將梨花殺害,並導致了大災難的發生。鷹野以其強大對抗命運的意志,順應了背後政治勢力的推動,同時也在擴大着災難,成了更深刻的陰謀的實施者,而她卻沒有覺察。

絕望VS希望

鬼隱——綿流——祟殺——暇潰——目明——罪滅,這六個世界是百年輪迴中代表典型的世界,通過不同的視點展開故事,於是出現了疑篇和解篇的區別。不過即使是同一事件,同一個舞臺,也多少會出現一些意外,而不是所有的發展都一模一樣,但是整個大的事件和最後結局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於是絕望,也許生命本質就是充滿惡意的,生命的終結就是傷害和殘殺。

而希望,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之處重來,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並最終達成幸福結局的可能。

《寒蟬鳴泣之時·解》中,所有的真相被進一步揭開,主人公面對宿命進行最終的決戰。他們正視罪惡,正視自我,正視現實,實現了真正了溝通,協調與合作,釋放出了人性中更強大的勇氣,決心,智慧和團結,顛覆了命運的詛咒。

善惡交織的人性以其複雜而多變的符碼交織在一起。亞心爲惡,心態一旦偏離便有可能成爲災難的始作俑者。世上本沒有邪惡的神力在作祟,只是太多的人在相同的時間產生了惡意纔會爲這個世界籠罩上了如此巨大的壓迫感和恐懼感。

其實,所有的鬼孽和症候,都長在人心裏。一切邪惡的附身和發作,都會讓即使再弱小的生命也充滿了殺傷力。霎那間,絕望彷彿成了真相的宿命。

但是,我要相信,魔咒可以被打破,命運可以被改變,人性可以被扭轉。因爲,希望纔是宿命終極的真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