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隱身轟炸機是由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於1982年開始研製的隱身大型戰略轟炸機,機長21.03米,機高5.18米,機寬米52.43,最大載彈量22680公斤,裝有四臺通用動力公司生產F-118-.GE.-100渦扇發動機,作戰航程12000公里,一次空中加油可以達到18000公里。具備全球到達,全球攻擊的能力

美國在研製之初就要求其擁有強大的突防能力。所以隱身技術就被提上來了,對當時,可是相當的高技術,高保密的東西,其研製的成本自然都會是全新的材料,可是每一個全新的材料對於當時來說都要做各種各樣的實驗才能得來最合適的那一個,研製成本自然要高於其他的戰機。隱身塗料更是要新開發,重複實驗,才能獲得到的。

再有飛機的設計,是要經過無數次的風動實驗,大量修改才能獲得比較適合的外形,而且還要擁有降低雷達發現的最小截面積。八十年代設計的大型轟炸機,對於當時的設計來說,龐大的數據是相當的複雜,那個時代,還沒有現在的高性能計算機,很多的運算數據都非常的緩慢,如果有現在的《神威,太湖之光》每秒上千億次的計算能力,那會對設計運算成本有較大的壓縮。等到我們的轟炸機出來,就不會有美國那樣的高成本。

造成B-2轟炸機成本居高主要原因,採購數量沒有達到原來軍方的計劃要求,美國軍方計劃採購133架B-2隱形轟炸機呢,可是由於冷戰的結束,蘇聯的解體,最大對手的消失,就沒有必要維持強大的打擊能力,自然就削減軍費,最後只採購了21架B-2 轟炸機。

本身機體造價對於當時來說只有6億美元左右,可是均攤研製成本下來,每架摺合成本高達24億美元。再加上以後的維護保養,更是價格不菲,全壽命成本更是居高不下。好在其性能優異,爲美國的戰略博弈增添了更大的籌碼,爲美國的戰術打擊提供了更好的平臺,並且美國對外戰爭中B-2隱身轟炸機都發揮了更好的效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