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食單·上菜須知》中,袁枚對上菜順序有這樣的要求——

鹽者宜先,淡者宜後;濃者宜先,薄者宜後;無湯者宜先,有湯者宜後。

且天下原有五味,不可以鹹之一味概之。

度客食飽,則脾困矣,須用辛辣以振之;慮客酒多,則胃疲矣,須用酸甘以提醒之。

袁枚上述觀點,多數好理解,像辛辣的後上,因爲此前菜已喫得快飽了,來點辛辣的刺激刺

激;酸甜的也要後上,因爲酒喝不少了,來點甜酸的醒一醒身體。

可爲什麼說菜要先上鹹的,再上淡的呢?

想起陸文夫的《美食家》,主人公朱自冶曾做過這方面的研究。

有此,書中這位美食家給大家講解美食知識,明確說過這樣一番話——

“這放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因人、因時而變。

一桌酒席擺開,開頭的幾隻菜要偏鹹,淡了就要失敗。

爲啥,因爲人們剛剛開始喫,嘴巴淡,體內需要鹽。

以後的一隻只菜上來,就要逐步地淡下去,如果這桌酒席有四十個菜的話,那最後的一隻湯簡直就不能放鹽,大家一喝,照樣喊鮮。

因爲那麼多的酒和菜都已喫了下去夕身體內的鹽份已經達到了飽和點,這時候最需的是水,水裏還放了味精,當然鮮!”

聽說去,他這說法聽有道理。

這還不完,朱自冶還說到“先鹹後淡”是如何被發現的——

那最後的一隻湯簡直不能放鹽,是一個有名的廚師在失手中發現的。

那一頓飯從晚上六點喫到十二點,廚師做湯的時候打瞌睡,忘了放鹽,等他發覺以後拿了鹽

奔進店堂時,人們已經把湯喝光,一致稱讚:在所有的菜中湯是第一!

看,喫頓飯,放個鹽,還有這麼多學問和故事。

這就是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