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病毒是專營寄生的,以動物病毒作爲載體無法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中,因此在耐除草劑玉米T25植株的培育過程中,不能用動物病毒作爲耐除草劑基因導入玉米細胞的載體。(4)在耐除草劑玉米T25植株的培育過程中不能用動物病毒作爲耐除草劑基因導入玉米細胞的載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馬上就要高考了,生物姐給大家準備了幾道大題,都有解析,類型也涵蓋了大題的各種題型。不是很難,也只有5道,希望大家可以鞏固這些知識!

(一)某種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有紫色、藍色和白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現用該植物的紫花品種和白花品種進行雜交實驗,得到的F1表現爲紫花,F1自交獲得的F2中紫花藍花白花=9∶3∶4。請回答:

(1)F2紫花植株中各種基因型及其所佔的比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單株收穫某一植株所結的種子,每株的所有種子單獨種植在一起可得到一個株系。請利用株系的原理設計實驗,證明F2紫花植株中各種基因型及其所佔的比例。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預期結果:理論上,在所有株系中,1/9株系花色全爲紫色;________的株系花色爲紫花白花=3∶1;2/9的株系花色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株系花色爲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F2的性狀分離比爲9∶3∶4,可以判斷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花色,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進一步可推出,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爲A_bb(aaB_)aabb,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爲A_B_,藍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爲aaB_(A_bb)

(1)由題意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爲AaBb,F1自交,產生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爲A_B_∶A_bb∶aaB_∶aabb=9∶3∶3∶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爲A_B_,其中基因型爲AABB的植株佔1/9,基因型爲AaBb的植株佔4/9,基因型爲AABb的植株佔2/9,基因型爲AaBB的植株佔2/9。

(2)單株收穫某一植株所結的種子,每株的所有種子單獨種植在一起可得到一個株系。證明F2紫花植株中各種基因型及其所佔的比例的實驗思路爲:將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單株收穫紫花植株所結的種子,每株的所有種子單獨種植在一起得到一個株系,觀察並統計多個這樣的株系中植株的花色及比例。根據(1)的分析可知,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爲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其中基因型爲AABB的植株自交,後代全爲紫花植株;基因型爲AABb的植株自交,後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爲紫花∶藍花=3∶1(或紫花∶白花=3∶1);基因型爲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後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爲紫花∶白花=3∶1(或紫花∶藍花爲3∶1);基因型爲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後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爲紫花∶藍花∶白花=9∶3∶4。因此預期結果:理論上,在所有株系中,有1/9株系花色全爲紫色;有2/9的株系花色爲紫花∶白花=3∶1;有2/9的株系花色爲紫花∶藍花=3∶1;有4/9的株系花色爲紫花∶藍花∶白花=9∶3∶4。

答案:(1)1/9AABB、2/9AABb、2/9AaBB、4/9AaBb

(2)將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單株收穫紫花植株所結的種子,每株的所有種子單獨種植在一起得到一個株系,觀察並統計多個這樣的株系中植株的花色及比例 2/9 紫花∶藍花=3∶1 4/9 紫花∶藍花∶白花=9∶3∶4

(二)2019屆天津市靜海區高三上學期三校聯考)【胚胎工程】

爲了加快優良種牛的繁殖速度,科學家採用了以下兩種方法,請根據圖示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

(1)試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過程中均用到的工程技術有__________

(2)用來促進B牛多排卵的激素是__________E牛的性別是__________

(3)B牛體內獲得的卵子需要培養到__________(填時期)才能和獲能的精子結合完成受精。

(4)產生F牛的理論依據是__________,其生殖方式屬於__________

(5)要培育高產奶率的轉基因牛,則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一般是__________

【答案】(1)動物細胞培養、胚胎移植

2)促性腺激素雌性或雄性

3)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

4)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無性生殖

5)受精卵

【解析】(1)從圖可知,方法是試管牛技術是在體外受精形成的,屬於有性繁殖,用到了體外受精、早期胚胎培養(動物細胞培養),胚胎移植等技術;方法是核移植技術,應用了細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養(動物細胞培養),胚胎移植等技術,故試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過程中均用到的工程技術有動物細胞培養、胚胎移植。(2)用來促進B牛多排卵的激素是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E牛是由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而來,E牛的性別是雌性或雄性。(3)從B牛體內獲得的卵母細胞需要培養到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與精子結合。(4F牛是通過細胞核移植產生的,該技術的理論基礎是細胞核的全能性;在此過程中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所以此種生殖方式是無性生殖。(5)培育轉基因動物時,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一般是受精卵。

(三)20178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官網發佈《2017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包含耐除草劑大豆MON87705、耐除草劑油菜T45、耐除草劑玉米T2510多個轉基因生物系列,回答下列問題:

(1)耐除草劑玉米T25植株的培育用到了基因工程技術,該過程以耐除草劑基因作爲________(1)(“目的基因”或“標記基因”)

(2)如果將耐除草劑基因插入Ti質粒的______,通過農桿菌的轉化作用,可使該基因轉移進入玉米細胞,並將其插入玉米細胞中染色體DNA,這種將耐除草劑基因導入玉米細胞的方法叫做________(1)

(3)基因表達載體構建時,需用到________酶將耐除草劑基因和Ti質粒結合在一起,在基因表達載體中位於耐除草劑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分別具有________________(填結構名稱),以啓動和停止基因的轉錄。

(4)在耐除草劑玉米T25植株的培育過程中不能用動物病毒作爲耐除草劑基因導入玉米細胞的載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據題意,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了耐除草劑玉米T25植株,則耐除草劑基因爲目的基因。

(2)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應該用農桿菌轉化法,先將耐除草劑基因插入Ti質粒的T-DNA上,通過農桿菌轉化作用,將目的基因導入玉米細胞,並將其插入玉米細胞中染色體的DNA上。

(3)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需要利用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與Ti質粒結合在一起,且目的基因必須插在啓動子與終止子之間,以便啓動和停止基因的轉錄。

(4)病毒是專營寄生的,以動物病毒作爲載體無法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中,因此在耐除草劑玉米T25植株的培育過程中,不能用動物病毒作爲耐除草劑基因導入玉米細胞的載體。

答案:(1)目的基因(2)T-DNA 農桿菌轉化法

(3)DNA連接啓動子終止子

(4)病毒是專營寄生的,以動物病毒作爲載體無法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或農桿菌細胞)中(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四)2019屆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科研工作者欲根據如圖所示的流程圖生產治療H7N9型禽流感的抗體,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給小鼠注射的抗原是_________,將過程獲得的B細胞直接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將獲得_____(一種多種”)雜交細胞,這些細胞需在具有______作用的特定培養基上培養。

(2)過程代表將經選擇性培養的雜交瘤細胞,在進行________________後,獲得足夠數量的能夠產生所需抗體的細胞。

(3)過程代表將雜交瘤細胞在________(體內體外”)條件下大規模培養,提取大量的單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最主要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單克隆抗體的主要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減毒或滅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多種篩選

2)克隆化培養抗體檢測

3)體外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可大量製備

4)作爲診斷試劑;用於治療疾病和運載藥物

【解析】(1)該實驗的目的是製備治療H7N9型禽流感的抗體,因此給小鼠注射的抗原是減毒或滅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直接將程獲得的B細胞直接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將獲得多種雜交細胞,因此需要將這些細胞放在具有篩選作用的特定培養基上培養。(2)過程代表將經選擇性培養的雜交瘤細胞,在進行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後,獲得足夠數量的能夠產生所需抗體的細胞。(3)單克隆抗體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可大量製備等優點。(4)單克隆抗體的主要用途有作爲診斷試劑、用於治療疾病和運載藥物等。

(五)利用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原理,“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如圖是某人工魚塘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圖解(能量單位爲:J·cm-2·a-1)

請回答:

(1)圖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爲保證各營養級都有較高的輸出量,隨營養級的升高,輸入的有機物應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3)J·cm-2·a-1,其中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傳遞效率約爲__________(3)

(3)由於某種因素使得生產者短時間內大量減少,一段時間後又恢復到原來水平,說明生態系統具有______能力,其基礎爲________調節機制。

【解析】(1)每個營養級的能量共同的流向有兩個:自身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A代表的是生物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營養級越高,生態系統自身爲之提供的能量越少,需要外界輸入的有機物就越多。

(2)先算出肉食動物從植食動物那兒獲得的能量:5.1+0.25+2.1+0.05-5=

2. 5 J·cm-2·a-1;再算出植食動物從生產者那兒同化的能量:4+0.5+9+2.5-2=

14 J·cm-2·a-1;最後算出生產者固定的能量爲:14+23+70+3=110 J·cm-2·a-1。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爲14/110×100%≈12.7%。

(3)生態系統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與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都屬於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其基礎是負反饋調節。

答案:(1)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能量流動逐級遞減

(2)110 12.7%

(3)自我調節 負反饋

▍本文編輯:生物姐

▍來源: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Tip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