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8年5月12日。

一个永远使人无法忘却的日子。

一段永远无法使人忘却的回忆。

14时28分04秒,那一刻,山河破碎,地动山摇,生命凋零。

这一天,整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埋下了一层深不见底的霜。

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37万多人在地震中受伤。

很多人的生命,也都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一天。

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9年5月12日,整整11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

婴儿长成了少年,少年长大了成人。

一切,都物是人非。

坦白讲,有时候我们的确不得不承认,有些记忆是带着血腥,流着鲜血的,而且,也是真的无法忘却,不管你多么用力。

2

看过这样一条微博:

汶川地震11周年,没有新东西可供报道,这里天气十分晴朗,绿树成荫,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

是的,灾难带来了伤痛,但是,我们总会在伤痛中坚强的开出花来。

以此来证明:

打不倒我们的,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强。

生死面前,人往往变得更脆弱,也更强大。

5.12,就是汶川地震11周年了。

我想,回忆灾难并不是为了重新揭开那些无法释怀的伤疤,再去痛哭一次,而是为了证明,对于过去,我们丝毫不曾忘却,只是支字不提。

其实,也并不是只有这一天,我们才想起来去回忆。但是,这一天,我们真心想停下来,怀念逝去的人,拥抱那些幸存者。

3

你还记得?

十一年前汶川地震默哀三分钟吗?

你还记得?

十一年前汶川的那一阵阵悲痛哭泣吗?

忘记了在哪看到过的几个故事。

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有一个地方挂有思念横幅。仔细一看已经有 9 层了。有一个妈妈每年都要来挂一层。上面还留有她的电话。

别人问她为什么要年年来挂横幅,还要留下电话。

她说“万一哪天我失踪的儿子看到了,就可以跟我联系回家。”

“我撑不住了,要是还能活着出来,你娶我好不好?”

这是一条短信。汶川地震发生时,一位被埋在废墟下的女孩,用尽最后力气给男友发了这条信息。

但是,她没有回来。此后十年,他再也没有找女朋友,他一直活在对女友的思念中。

地震那年,我 25 岁,初恋女友 24 岁。

5 月 12 号凌晨我们在 QQ 上聊天,她说妈妈想她了,让她回北川。我还回复她说,是该回去陪陪家人。

结果,中午刚上班不久开始地震,第一时间打她电话没打通,第二天早上她闺蜜给我打电话说,联系上她爸爸,她家整个五层楼全部没有了。她和她妈妈由于当时在家午休双双遇难。

一切都停在那个 5 月。

11 年过去了,我已经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每年 5.12、春节、她生日,我都去她空间留言问候,说说最近的天气,我最近的生活。

4

知乎上有个问题:

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你最想做些什么?

有一个点赞量蛮高的回答是:

如果回到2008年5月12日,告诉每一个四川同胞,汶川会有一场强烈地震。

可是,这世间最残忍的,最遗憾的事实就是:没有如果。

网易云音乐,有这样一条令人泪目的热评。

“女朋友2018年5.12那一天,安静的走了,我们大学恋爱了四年。

我打算18年7月毕业季,就向她求婚,曾以为自己此生无憾了,但老天有时候真的没有好生之德,就是不肯放过我们。

她妈妈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几句话:妈,我以后要给小南,生两个宝宝,一男一女,名字我都想好了。你说,怎么才能让他忘了我。”

有的人来过一阵子,你却要怀念一辈子。

曾以为人生漫长,有大把的时间用来拥抱,可后来才慢慢懂得,对于某些人而言,在一起都是奢侈。

如果想念有声音,那么有些人已经震耳欲聋了吧。

曾以为再平常不过的一家,两人,三餐,可对于那些已经失去的人而言,都成了无法提起的伤痛。

5

太多的文字,太多的故事,都写不尽2008.5.12。

十一年了,逝者已矣,生者仍需继续,只是历经劫难,才会发现生命有多么珍贵。

可能,正如张爱玲所说吧,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一生,最不想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大概就是:“灾难让你学会了什么?”

只是希望曾发生过的事,能被记录,能不被忘却。

因为回忆会过去,而生活终将难以逃避。

还记得一名记者,去奥斯维写过一篇文章《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印象中他说:

“我来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虽然如今的奥斯维辛已经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可是,却有一种一定要写点儿什么的使命感,以慰藉在这里死去的400万亡魂”。

就像,如今的汶川一样,十一年了,汶川也没什么新闻。

只是我们更明白,汶川地震像一道伤疤,会永远刻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缅怀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而那些离开的人,他们只是睡着了。

我们小点声,我们可以想念,但是啊,我们别吵醒了。

无论经过多少个十一年,我们都一样会谨记。

纪念汶川!

致敬汶川!

希望下一个十一年,和更多的未来,所有活下来的人都能够平安喜乐!

以上共勉,祝好。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