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二月二 从头做人 | 旅行

二月二

运高走

气高扬

戊戌狗年

二月初一

编辑: 云上文化

春节、元宵节的喜庆还余味缭绕

“二月二”又如期而至

今天是2018年3月18日

农历二月初二

农历的二月初二

俗称龙抬头、青龙节

亦称春龙节、春耕节

万神都会、土地神诞日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

和风化雨的主宰

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

龙欲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

农历二月初

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

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

以求一年吉祥丰收

龙抬头

万物生发、昂首挺胸

扬眉吐气的意思

故自古以来

人们也把二月二这天

作为了一个辞旧迎新

转来好运的日子

“二月二”为何“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在东方的七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民谚里的“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害虫快快祛除掉

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企盼学业有成

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父母盼女归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二月二”里的美食

吃面条、炸油糕

爆玉米花,糖炒豆

挑龙头、吃龙胆

金豆开花,龙王升天

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文章系转载,如对版权有疑问,请后台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