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多少人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可是,他们永远失去了做儿子或儿女的资格,只因为TA们已经没有了妈妈。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橡根草。母亲节,今天再忙也别忘了给妈妈打个电话道一声:“妈妈,您辛苦了,我爱你。”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

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

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岁月又缩减了几厘米。看起来更加瘦小,面容却仍然光洁,不见太多沧桑的痕迹,头发亦未全白,些许黑发倔强地生长着。

我们借了一辆车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

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这种面有麦香。

但那天,那两袋面我决定不带了,母亲却坚持把面带着。一定要带,她说。

她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着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里屋,我伸手在外面试探着去摸。

果然,在底部,软软的面里有一小团硬硬的东西。

如果我没猜错,里面是母亲要给我们的钱。

把钱放在粮食里,是母亲很多年的秘密。在她看来,那是最安全的。

面被带回来后,我把钱取出来交还母亲,母亲说,这是我给童童买车用的。

童童是她的外孙,这段时间他一直想要辆赛车,因为贵,我没有给他买,上次回老家,他许是说给母亲听了,母亲便记下这件事。

2000块,是她几亩地里一年的收成吧,我们都不舍得,但她舍得。

母亲住下来,每天清晨,她早早起来做饭,小米粥、小包子、鸡蛋饼......变着花样儿。有了母亲的家,多了种说不出的安逸。

母亲来后不久,有天对先生说,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学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

先生是在郑州读的大学,本市同学的确很多,关系也都不错,起初还会在各家之间串门,但现在,大家都已习惯了在饭店里聚会。

城市生活就是这样繁华而淡漠。

我便替先生解释,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

母亲摇头,外面哪儿有家里好,外面饭菜贵不说,也不卫生。

再说了,哪儿能不来家呢?来家才显得亲。

然后,母亲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同学们带回家来聚一聚。我们拗不过她,答应了。

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下午,先生的同学陆续过来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礼品。

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男人,立刻被几盘小菜和几样面食小点吸引过去。

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很多年没吃过了。

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

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饭却吃得足,话也说得多。

说到家乡,说到父母......竟是久违的亲近。

那以后,家里空前热闹起来。

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

邻居们,不仅仅是对门,前后左右,同一个社区住着的许多人,母亲都照应着。

她常在社区的花园和先生同事的父母聊天,帮他们照顾孙子。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

因为是来往并不亲密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

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你舍得帮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会舍得帮你。我们听了母亲的。

在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在单位的推荐选举上,他的票数明显占了优势。

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

一个字都不识的母亲,只是因为舍得,竟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赢得了那么多,是我们曾经一直想要赢来却一直得不到的。

再想她说过的话,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

于她,这是一个农村妇人最朴实本真的话;于我们,无疑是一个太过深刻的道理。

温煦的日子里,我很想带母亲到处走走。

可母亲因为天生晕车,坐次车如生场大病,于是常拒绝出门。

我灵机一动,妈,我骑车带你去。母亲笑着同意了。

我推出车子,小心地将她抱到前面的横梁上,一只胳膊刚好揽住她。

抱的时候,心里一疼,她竟然那么轻,蜷在我身前,像个孩子。

途中要经过两个路口,其中一个正好在闹市区。

小心地骑到路口,是红灯,我轻轻下车,还未站稳,却有警察从人流中穿过来,走到我面前说,不许带人你不知道吗?

母亲愣了一下,攥着我的胳膊要下来。

我赶忙扶稳她,跟那个年轻的警察说了声对不起,解释说,我母亲晕车,年纪大了,不能坐车,我想带她去动物园看看......

警察也愣了一下,这才看清我带的是一位老人,还不等他说什么,母亲责备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城里骑车不让带人呢?

然后坚持要下来。

我正不知所措,那个警察伸手一把搀住了母亲,大娘,对不起,是我没有看清楚, 城里只是不让骑车带孩子,您坐好。

然后他忽然抬起手,向我认认真真地敬了个礼。

我带着母亲在众人的目光里骄傲前行。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

因为母亲,因为舍得给予她一次小小的爱,一个萍水相逢的年轻警察,便舍得为我破例,舍得给我这样高的尊敬。

这礼遇,是母亲送给我的。

母亲是在跟着我第三年时查出肺癌的。结果出来以后,有个做医生的朋友诚恳地对我说,如果为老太太好,不要做手术了,听天命尽人事吧。

我决定不向母亲隐瞒,对她讲了实情。母亲很平静地听我们说完,点头,说,这就对了。然后,母亲提出要回老家。

母亲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我陪在她身边。

她的身体飞快地憔悴下去,已经不能站立,天好的时候,我会抱她出来,小心地放在躺椅上,陪着她晒晒太阳。

她渐渐吃不下饭去,喝口水都会吐出来,却从来没有流露过任何痛苦的神情。

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

妈,可是我舍不得。我握着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轻轻地。

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我们社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

很多很多人,里面不仅有大人,还有孩子,是农村罕见的大场面。

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

或者是孩子在外面当大官的......

母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

母亲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场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无意间为自己赢得的。

本文素材选自网络,未能联系作者,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文章,欢迎转发和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