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胡竞选:构建共生体,创无界未来

文|成正茂 图|尹放

拖着一声长长呜鸣,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出站。24岁的胡竞选从车窗探出头,“咸宁站”三个字慢慢退后,故土逐渐远去,前路苍原茫茫。

那是1995年6月,他成为彼时千万南下追梦大军中的一员。那一年,作为改革前沿的深圳GDP突破795亿元,当年的热炒地王——12层的商业中心大厦正式封顶;而“桂花之乡”咸宁的GDP仅为前者“零头”,城区稍微现代一点的高楼,一个巴掌即可数尽。

“南巡讲话”让体制的坚硬钢板裂开一条缝隙,怀揣那代人特有的,对成功、对财富隐隐而迫切的躁动,他义无反顾奔赴1027公里之外的海港渔村、开放口岸,希望探听时代潮汐的声音。

无数人前赴后继,扑腾“下海”。有人溅起一片水花,然后迅速消失于海面之上;也有人中流击水,最终稳稳站于浪头之上。胡竞选成为了后者——2011年,他瞄准中档酒店市场,创立雅斯特品牌;7年之后,以91家门店、7506间客房,雅斯特入榜中国饭店协会《2018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的TOP9。

业内以“黑马”称呼雅斯特,但作为创始者与掌舵人,胡竞选显然并不满足于这一定位——未来的雅斯特,并不应该只是一个突然的闯入者,而要在中国旅游住宿业的未来之宴中,拥有一方席位。以“区域国际百城千店”八个字,雅斯特的扩张版图有了明确方向;以“构建国际一流商旅共生体”为愿景,他亦有了新的思考,新的谋局和无界未来。

辞“官”闯深圳

「封面人物」胡竞选:构建共生体,创无界未来

1971年,胡竞选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这个位居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小县城,建国以来命运起起落落——行政归属在大冶、孝感、武汉与咸宁之间历经了一轮“击鼓传花”,几进几出,最终花落咸宁。

在这个9镇10乡,人口不过几十万的边陲小县城里,胡竞选属于“鲤鱼跃龙门”的那一小拨——考入原湖北农学院(现长江大学),成为当时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1992年,大学毕业的胡竞选面临人生第一个抉择——按照当年的分配制度,他本应和许多同学一样,扛着铺盖到某个乡村学校,成为一名教书先生。但他思虑再三,选择回到老家的崇阳县农业局,捧起了当时人人艳羡的“铁饭碗”。

同一年,邓小平一番“南巡讲话”石破天惊,年底“十四大”召开,市场经济地位被正式确立,社会创造力被极大激发,个人价值被空前尊重。一颗小小的火星,将胡竞选心中的不安分燎燃了。

1995年,在县农业局已经吃了三年“公家饭”的他,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停薪留职,南下深圳。

父母无法接受,亲戚连番劝阻,支持者只有妻子一人。但胡竞选越来越清晰感到,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自己再也无法接受在几平米的办公室里,“一杯茶,一张报纸坐一天,一年的工作几天就可完成”,抬眼就可预见30年后的生活。

长辈们口中外人求之不得的“安稳”,在他心里成为迫切想挣脱的“束缚”。胡竞选说:“我向往去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看一看,试一试,去迎接挑战也好,去面对困难也好,风暴也好。”

怀揣在县农业局近半年的工资——不到600块钱,带着妻子,他开始南下寻梦。

下了火车,初踏深圳的土地,深吸了一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电视上的摩登与繁华一下出现在眼前,胡竞选有种如梦如幻的不真实感,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感。

十年淬真金

随即,现实生活开始了——专业是动物学的胡竞选,开始了在这座城市求职的数月碰壁,再碰壁。

“深圳当时以制造型企业居多,人家一看我的文凭,就直接拒绝了。”他回忆,当时辗转奔波于各大人才市场,参加了几十场招聘会和面试,心情在希望和失望之中此起彼伏,却仍然不想放弃。

来之前,他的想法很简单——有一个固定居所,解决吃饭的问题,应该就能生存下来。但很快,生存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

当时,胡竞选寄住在深圳西乡的叔叔那里,每天往返于20公里之外的沙井找工作。最窘迫的一次,参加完面试,返程时发现兜里只剩下一块五毛钱。他在小卖部买了一袋面包和一瓶水,坐在路边望着往来的车辆吃完,嘴一抹,咬咬牙从沙井走回了西乡。那时候,深圳还在严查“边防证”,深夜才回来的他把叔叔吓得不轻。

从满怀希望,到焦虑迷惘,南下谋生终于透来一丝希望曙光。三个月后,一家台资企业——深圳新贤集团公司通知“过来上班吧”。

胡竞选万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在这个主要负责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三来一补”的对外贸易企业,他从最底层做起,从24岁到34岁,用10年时间从业务员“小胡”,做到公司副职“胡总”,管理数千人的工厂。

这个台资企业的领导风格、管理模式,对胡竞选日后创业与守业过程之中的一些思考与决断,埋下了深深影响。

“公司董事长平时去生产线的次数并不多,但他一两个月从台湾过来的时候,会随机抽查。一旦发现产品质量不达标,在现场基本上不吭声,不骂人,而是转头下令把所有不合格产品统统烧掉。”这种无声震慑,让每一位分管的经理都倍感压力。

最让胡竞选难忘的一次,2000年公司一批近50吨的货物达到美国之后,客户抽检出不良率偏高,遂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索赔,二是将产品折价卖给他们。

出现问题后,台湾老板既没答应赔偿,也不同意折价,而是与美国客户达成协议,将整个货柜重新发回深圳,将不合格产品全部分拣出来,再填充合格产品,重新组装成一个货柜发往美国。

一去一回的折腾,公司损失了近100万美金。但同时,公司从此开启了ISO9000、TQM全员质量管理等一系列举措,从战略上、制度上有效提升质量保障,各个生产部门和基层员工的质量观念与意识得到空前提高。第二年,这个美国客户并没丢,对新贤集团订单反而上涨了近3倍。

对此,胡竞选反思“要真正从管理、从系统上来提升产品质量,而不是依赖检查和监督来发现问题。只有拥有极致产品质量的企业,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之中屹立不倒。”

在这里,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完成了个人财富的原始积累,也塑造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上到了创业“第一堂课”,这些都成为他后来创业的关键变量和重要保障。

出海初扬帆

梳理胡竞选的人生轨迹图,其中的每一次波动起伏,都伴随着他与时代政策的敏锐共振。

2003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被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视野。当时,沿海开放的春风已吹拂25年,胡竞选深切感受到一个在世界经济新秩序中奋力追赶的中国,以又一个“举国之策”,对区域空间、经济结构、产业流动的的战略性大调整与大变革。

简而言之,新周期来了,新变化来了,新机会也来了。

在同学的邀请之下,2003年他来到广西省南宁市考察。数年间第二次到这座城市,胡竞选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作为中国的第三大“侨乡”,在西部城市之中唯一拥有内陆海岸线的城市,无论是气候还是底子,广西都和当年的深圳有着几分相似影子。

当年,东盟博览会宣布,广西省会南宁成为博览会的永久举办之地。一个以当地市花朱瑾花为造型,悬挂着各国国旗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建成。

有政策就有市场,有需求就有流量。胡竞选果断辞职,和同学一拍即合,决定试水经济型酒店。

当时,南宁乃至很多城市仍还是国营招待所模式,设施简陋,价格低廉,房间里四堵白墙,窗帘是唯一的色彩装饰,一两张床一台电视机一瓶开水壶,站在走廊叫许久,楼底嗑瓜子聊天正欢的服务员才听得到。

抓住市场空档,胡竞选与同学小试牛刀,共同创办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落地南宁。

“多种有利因素是促成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作为企业家,需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强大的执行能力。”谈及当年的首次创业,胡竞选自我总结,当时逢国营招待向经济型酒店的转型的黄金期,酒店场所由传统自建形式向租赁形式的过渡期,南宁作为东盟联盟永久举办地获得的一系列政策优惠,这都为创办经济型连锁酒店提供了相对低廉的场地成本,让快速扩张减少了许多阻力。

与此同时,2003年“非典”暴发,企业差旅与居民出行锐减。到2004年,被压抑的出行需求迅速释放,刺激了酒店行业的一轮高速发展,也为胡竞选的首次创业添了一把火。

创业之初,同学的想法是“第一年保本就ok”,但年末两人一盘算,两家酒店,营收超300万,净赚100多万。胡竞选有些懵,更有些激动,他意识到此时的中国酒店行业“大有可为”。

创立雅斯特品牌

「封面人物」胡竞选:构建共生体,创无界未来

2018年11月16日,在武汉举办的招商会上,汉口银行向雅斯特授信10亿元

此后直到2010年,胡竞选和同学麾下的酒店从2家到近20家。摸爬滚打,逐渐壮大之间,胡竞选也慢慢有所感觉,一些“更加有品位,要求更高的客户”,一般的经济型酒店已经无法满足了。他隐隐觉得,“中高端有限服务连锁酒店”的春天可能会迅速来临。

但对于需求和消费升级的预判,胡竞选和同学之间观点不一。2011年,两人达成协议,兵分两路,同学继续经营原有品牌酒店,胡竞选则重新组建团队,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创立雅斯特酒店品牌。

至于人生的“不惑之年”,胡竞选认为这是一场“不破不立”,必须跳出原有的舒适地带,一切推倒重来。所以,雅斯特如何定位?中高档。第一家店往哪开?深圳。

在国外旅游时,胡竞选曾在地中海港湾小镇——特利雅斯特(Trieste)入住过一家让他印象深刻的当地私人酒店。他想,这种既干净整洁,又颇有艺术情调的酒店为何国内不能有?

带着以“雅斯特”命名的新棋子,胡竞选开始了第二次在深圳的人生博弈。

2011年3月,雅斯特管理公司成立;2011年8月,深圳首家雅斯特酒店开业迎客。那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举办,满街的多国面孔,近30万的海内外游客涌入,迅速搅热当地酒店市场,也促成了雅斯特酒店首年的漂亮业绩预告。

创业之初,还有一个小插曲。雅斯特的股东之一,即是当年胡竞选在台资企业的老板。当时胡竞选和他谈到对中高端酒店的创业构想,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我支持你”,成为雅斯特的天使投资人。

“经营企业是一件既要担当又要顺应趋势的复杂之事,但不经历这种让人‘生不如死’的过程,不经历这种艰难的放弃与选择,你就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他说。

从深圳再起步后,摆在胡竞选面前是彼时国内酒店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品牌化、资本化和同质化。

再向哪走?

他再一次敏锐嗅到了“机遇”的味道——2008年,中国首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10年间,越织越密的高铁网串联起中国550余座大中小城市,以2.5万公里的运营里程,迅速打破城市边界,拉近城际距离。循这些“黄金动脉”,无数的客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高铁沿线快速流通、密集汇聚。

对此,胡竞选决定,就沿着高铁走。

他为雅斯特设立定了以部分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两大高铁经济圈:一是内陆经济圈,以广州、武汉、南宁、桂林作为三小时高铁沿线核心城市,布局“两湖、两广”以及“云贵川渝”地区;一是沿海高铁经济圈,以深圳、杭州、上海、厦门作为核心城市,布局“深沪津京”。甚至未来,雅斯特还将以高铁的纵深,继续布局东南亚国际市场如新加坡、缅甸等地。

根据官网数据显示,如今的雅斯特集团旗下品牌已拥有超400家酒店,覆盖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海南、山东、重庆、成都、江西、山西、河南等地区的80多座重点城市,每天服务客人超过3万人,每年纳客总量超1000万人。

就这样,雅斯特以一尾从南海深圳诞生的“小鱼苗”,沿高铁东溯西进,孵化成长,冲进如今的行业鲨鱼群阵。

“百城千店”的蓝图

2018年4月,中国饭店协会和盈蝶资讯联合发布《2018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

这份《报告》结合各大数据与榜单,为当年国内酒店行业发展描摹群相。其中,“中端品牌规模20强”榜单之中,雅斯特赫然列入,以TOP9的战绩首次进入第一方阵。

《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月1日,国内中端酒店营业数3519家,客房数403337间,客房同比增长31.43%。这一数据的迅猛增长,来自“中产阶级比重提升、消费升级及高端转移推动”。

“据麦肯锡预计,2022年国中产阶级数量将从2012年的1.74亿家庭增长至2.71亿家庭。未来,中国中端酒店市场的潜在消费人群有望以年增长10%左右的速度持续扩大。”《报告》指出,面对庞大的中产阶级数量、日益丰富的住宿需求,中国本土酒店管理集团逐渐加码中端酒店品牌布局,其已成为资本角逐的热点。

面对这一片浩瀚无边,同时又深不见底的“蓝海”,作为雅斯特的“掌舵者”,胡竞选有了不同的思考,也有了新的野心和发展蓝图。

他认为,中端市场其实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明确的定型,“谁是中端的标准,或者谁是趋势,这跟顾客消费升级之后,需求越来越丰富有关系。”

目前,雅斯特集团旗下共有四个品牌,分别是雅美途酒店、雅斯菲尔酒店、雅斯特酒店和雅斯特国际酒店。其中,雅斯特酒店和雅斯特国际酒店是集团主力品牌。

雅斯特酒店定位中档精选商旅酒店,市场主要为三四线以上城市以及特别优秀的五线城市,单店规模80-120间房,总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而雅斯特国际酒店定位中高档精选商旅舒适型酒店,市场主要为三线以上城市,单店规模150间房,总面积8000平方米左右。

胡竞选表示,通过对国内主力城市群和高铁经济圈的布局,未来雅斯特还将启动东南亚以及整个海外市场的开拓,力争2021年实现“区域国际百城千店”的战略目标,酒店数量突破1200家以上。

面对这个未来四年四倍的开店计划,他表示压力在所难免,但也有空间可循。

“其实在连锁酒店行业发展有一个规律,在品牌上升的过程中,规模增长基本上是100%甚至更高;而连锁酒店品牌的成长路径差不多都是相似的。”

胡竞选指出:“一方面,很多单体酒店可以发展为品牌加盟商;另一方面,经济型酒店已经深陷红海,同样面临转型,再加上合作期限到期、产品升级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存量市场中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雅斯特酒店集团的目标合作伙伴。同时,市场新增这块如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旧城改造,或者是房地产行业的产权式合作模式的导入等,都给我们连锁酒店扩张提供了一些机会。”

打造“国际一流商旅共生体”

「封面人物」胡竞选:构建共生体,创无界未来

正如雅斯特所强调的“旅程是归途”,无论是千里寻梦的崇阳少年,还是冠誉满身的知名楚商,胡竞选壮志仍满腔,初心不曾老

无论是“雅、亲和、轻时尚”的雅斯特酒店,精致、静美商旅风格的雅斯特国际酒店,还是以城市度假为理念的雅美途酒店,亦或是主打轻奢格调的雅斯特菲尔酒店,行走于在中国稍大一点的城市,不经意间,雅斯特那个熟悉的LOGO就出现在某条街道。

目前,雅斯特在武汉门店数量达30家,湖北市场门店数量100家(含筹建店)。在未来5年目标中,有一项是“湖北市场开店数量达到300家以上”。这也意味着,雅斯特将以超过30亿元,重仓投资湖北市场。

在11月举行的2018楚商(博鳌)年会上,胡竞选从近千名楚商中脱颖而出,荣膺“2018年度优秀青年楚商”称号。和小米雷军、360周鸿祎、蓝月亮罗秋平、名创优品叶国富等人一样,他在自己的领域扛起“楚商”大旗。

在胡竞选看来,雅斯特的快速成长,取决于其市场定位和文化引导,“我始终认为雅斯特从创立之初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开放型的共享型的企业。所谓的开放共享,就是把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利益和未来企业品牌发展所形成的利益,分享给真正的跟我们能够走很长一段路的投资人和股东。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共生、共赢、共富’的发展模式”。

在全国范围内,过去几年间,雅斯特以自创的代理分销、利益共享“SNS共享机制”,完成了平均每年50家新店的扩张速度。

胡竞选介绍,这一体系采取“微信分销”和“代理分销”两种形式。其中,微信分销就是让顾客成为会员后拥有分销资格,当分享朋友圈产生订单即可获得返利。代理分销则是让加盟业主成为省级代理商,在5年代理期内,通过分店的开发与雅斯特进行利益分成。

广结“盟友”的同时,雅斯特也苦练“内功”,以期在中高端酒店的新江湖之中实现笑傲。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经济型酒店基于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考虑,近年纷纷做‘减法’,剔除了诸如房间内的收费物品、大堂内售卖的商品等。”他说,“然而近年随着科技的介入以及物联、手机支付的发展,酒店能否在自身空间内给客人带来更多方便重新开始被重视,一些附加的消费功能开始回归。”

对此胡竞选分析,中端酒店发展的未来趋势,将是一个“酒店+”和“微信+”和“互联网+”的问题,涉及到跨界层面,不断导入第三方服务内容。

“具体‘+’什么,和当下科技的发展直接相关,如酒店+新零售、酒店+电玩、电竞等等。未来的中端酒店,除了是住宿的场所,也有可能是娱乐、社交甚至购物的场所。酒店的大堂、各楼层走廊等必要的区域,都有可能变成顾客消费的服务点,包括日常用品、生活休闲旅游产品等等。”他说,“从这个层面来讲,酒店将只是一个消费的入口,而不再是最终的消费结点。”

尽管已近“知非之年”,但胡竞选眼里常常还闪耀着与当年第一次来到深圳,第一次下海翻腾,第一次创立雅斯特时候的光芒。他对世界永远好奇,敢于创想,更强调执行;探索边界,也关注核心。

正如雅斯特所强调的“旅程是归途”,无论是千里寻梦的崇阳少年,还是冠誉满身的知名楚商,他壮志仍满腔,初心不曾老。

「封面人物」胡竞选:构建共生体,创无界未来

胡竞选:

站上巨人的肩膀,成功定会如期而至

《楚商》:2011年为什么会考虑出来创立雅斯特这个品牌?当时的连锁酒店行业情况是怎样的?

胡竞选:事实上,2011年经济型酒店的走势已经相比前六七年有了很大变化,经济型酒店市场逐步饱和,外来品牌与民族品牌的竞争日益加剧。许多国外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看好中国的市场潜力,高调进入。他们成熟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人才储备,发达的营销网络,严格的质量控制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对本土发展起来、只有短短几年经验的中国民族品牌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中国本土的经济型酒店面临的竞争非常之大。加上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我们才顺势而为,向中档酒店转型。

《楚商》:创立雅斯特初期,定位中高端酒店是基于怎样的调研得来的?

胡竞选:当时我们对中端酒店的市场也做了很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也总结了出了这么几点:一个是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上升,国家的GDP整体稳步上升,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再一方面是消费升级,伴随着新中产的崛起,年轻消费者群体增多了,经济型酒店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一代的消费者需求。

《楚商》:对于中端酒店,业内至今也无定义,作为从业者,有没有对中端酒店做一个定义?

胡竞选:要想框定一个特定的标准,认为什么样的酒店就是中端酒店,还是非常有难度的,就像我们早年定位经济型酒店,在那个年代争议也非常多,有根据单价来定义的,有根据房间面积定义的,有根据投资金额确定的。其实都没有太大意义。

现在也是如此,我们不要尝试着去定义中端酒店,更重要的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比较经济型酒店来讲,整体的体验、性价比,以及投资要上一个台阶。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非要去定义,要有经济酒店做参照,所谓的中端,一定是介于经济型酒店和高星级酒店之间一种产品形态,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也是动态的,现在的中端酒店,十年以后有可能理解为低端产品,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抓紧进一步升级,变成另外一个我们现在认为的中端产品。

我的理解中端酒店只是个品种概念,随着发展,有可能五年以后又会有另外一种认知,但中端酒店有一个趋势是肯定的,它的品牌会越来越多,对顾客的细分市场会分得越来越细。不断地在把一个大众的市场,往一个相对比较窄的市场去分化,不断地去满足相对特定个性的需求。

《楚商》:国内中端酒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胡竞选:作为中档酒店企业,扮演的不仅是品质、个性的建设者,更是成本、预算、收益的精算师,要让品质和成本不再是对立矛盾地在玩跷跷板,而是找到两者最佳的平衡点,这样才能比竞品做得更好,更有竞争力。因此,在品质和成本上,雅斯特依靠强大的运营能力和积累的产业链资源,实现了比别人更低的造价,打造出比别人更好的产品品质,如雅斯特酒店,单房造价,用8万元预算,去做到12万元的品质;雅斯特国际酒店的单房投资成本能比同行节省20%,单房投入12万元,3.5-4年即可以收回成本。

而中档酒店的核心要素就是抓紧消费新趋势,追求品质和个性化服务。

《楚商》:雅斯特第一家店开在深圳,现在总部也即将搬到深圳,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

胡竞选:搬迁深圳是我们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我们并不是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而是回到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雅斯特的第一家酒店就是开在深圳,所以总部搬迁深圳,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回归,当然,雅斯特目前处于迅猛的扩张状态,深圳高速发展、持续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会给雅斯特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市场,以及发展机会。

另外,未来的雅斯特是以“区域国际百城千店”为战略目标,我们的定位是构建国际一流商旅共生体,深圳多元化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前沿环境,也将为雅斯特持续助力。

《楚商》:我们可以把雅斯特定义为一家“快公司”,这种快速扩张最大的风险是什么?雅斯特是怎么来规避风险的?

胡竞选:企业的急速扩张过程中其实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很多,比如酒店人才和酒店扩张后经营成本的问题;比如扩张速度与资金保障的问题,我主要谈谈高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需求这块,雅斯特对优秀人才的激励制度是多元化的,设定有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不单是核心层,普通员工也有机会共享企业发展红利,另外,雅斯特拥有着独特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因人施教,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每个层级的员工提供交叉岗位实践机会、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位员工的全部潜能,并提供晋升机会,实现员工与酒店的共同成长。此外,雅斯特拥有极具吸引力的人才奖励机制,对员工的工作成果给予丰厚物质回报,让员工的付出得到肯定,从而发挥更大的能动性。

在资金保障这一块我们也是比较有信心,我们与湖北农商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都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次武汉招商会上,汉口银行就未来三年的发展与雅斯特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向我们授信 10个亿,为我们后续的扩张源源不断的提供资金保障。

《楚商》:谈谈您对酒店行业的未来判断。

胡竞选:这是一个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时代,只有同心同行,相得益彰,才能共生共赢。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需要汇聚更多的人与资源,打造更大的平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共享机制模式一直是雅斯特迅猛发展的驱动引擎。同时,雅斯特还成立了行业首个私董会(即悦享会),进一步与加盟商形成了共享、共生、共赢的理想状态,有效避免矛盾产生。在雅斯特的合作伙伴中,不乏多年的“老朋友”,他们是雅斯特快速成长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站上巨人的肩膀,成功定会如期而至。

未来,还将是共享经济的时代,只有在共享中方能实现行业的共生共赢。雅斯特一直极力倡导“合力共创、资源共享、价值共生、未来共赢”的发展理念,雅斯特相信,在面对越是复杂混沌的局面,越具挑战性的行业格局变化,只要与合作伙伴同舟共济,携手并进,就会发现,方向、道路将更加清晰,行稳致远,对于实现“区域国际百城千店”战略目标,对于打造国际一流商旅共生体的长远目标,雅斯特始终充满信心,阔步前行。

END

近期文章

筚路蓝缕、开放包容

崇文尚智、守信重义

「封面人物」胡竞选:构建共生体,创无界未来「封面人物」胡竞选:构建共生体,创无界未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